您现在的位置:民航资源网>>民航专业文章

应以科学态度看待航空市场对“疫情”的抗击

来源:民航资源网 作者: 王疆民 2020-02-24 17:55:11

专业分类规划发展

  

  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施虐,航空企业作为运输服务行业,其影响首当其冲。但是,由于积极的应对,已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疫情带来的影响。然而,现在网上却能看到一些文章和评论中不无恐惧心理。我认为,此时的担忧和恐惧于事无补,并不能让状况有所改变。其实,航空市场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危难,并不是越来越弱了,相反是越来越强了。所以,我们在危难的时候,不回避困境的同时,也一定要看到更多的积极有利的因素,这才有科学的态度,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危难。

  现在,一些人每天关注的航空运输方面消息,不是航班大量被取消,就是旅客量急剧地减少,以及航班图表中巨大的落差。看到旅客集中退票时,便联想到“挤兑”的场景,似乎航空公司资金链马上就要断裂了。这样的恐惧也让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也是不胫而走,而对于抗击疫情一线积极工作的一面却没有更多去关注。

  应该说,在一场大的危难来临的时候,许多问题的发生可能都不是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我们也绝不能让紧张恐惧的惯性裹挟思维,茫然不知所措。

  实际上,此时我们要做的是既要正视困局,也要看到我们所拥有的积极有利的因素,以及解决困局能动性。常言道,“危机”是“危”与“机”并存,其中的“机遇”不是等来的,而是我们通过努力,改变不利因素获得的。其实,我们现在不仅拥有许多积极的因素,也有许多有利的条件:

  首先,我们能看到的当然就是航企积极的应对“疫情”的实际行动,如:做好疫情传播预防;积极组织人力和物力重新安排运力,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积极为旅客退票,把旅客的利益放到第一;

  另外,通过航企间相互合作,努力自救,共度难关。同时,根据政府的要求,拿出运力支援抗击疫情。这些行动既是最好的自救行动,也体现了航企的社会责任和战胜疫情的决心。

  当然,良好的市场环境,需要政府的协调和支持。此次抗击疫情中,航空市场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2月11日民航局召开了民航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民航局局长冯正霖指出,“要关注行业生产经营风险,进一步推进降税减费措施,研究降低政府管理的涉企收费标准,支持航企根据需要进行联合重组、优化运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可以说,这些都是航空运输业抗击疫情积极的因素,另外,我认为,以下几点也是我们战胜疫情有利的条件:

  1、经过多年发展,国内航空运输业已经越来越强。

  以往,航空业作为高风险的行业,确实有着许多风雨飘摇经历。各种政治、经济和灾害的风吹草动,直接影响大都是航空运输业。但是,在过去的10年,虽然全球也发生了许多影响到航空市场的危机事件,其中也不乏瘟疫、油价急剧变化和贸易摩擦等等,但是,这些不利因素的直接影响已经变弱。航空公司通过自己的力量,也已能给予有效的抵御,从而赢得了连续10年的盈利。全球航空市场发生这样的巨变是有史以来所没有过的,正说明航空运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不断的改变自己,适应环境的变化,使自身抵抗外界影响的能力不断增强。

  其实,在这个大变化的全球航空市场中,中国也已是其中一分子,一起经历过风雨,相互携手合作,为这个市场做着自己的巨大贡献,并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然,我们并不是仅仅为取得这样的地位而取得这样的地位,而是通过在全球的大市场中不断磨炼成长,适应各种市场生存环境,使自己更具有竞争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航空市场和航空企业,并向着航空强国的目标迈进。

  2、作为现代化的航空企业,“风险管理”已是必备的武器。

  所谓企业更强、更具竞争力,以及具有现代化管理能力,也并不是泛泛之谈。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对风险的管理能力。从宏观看,对风险的管理并不是某一家或某几家航企的事,而是涉及到完备的市场法规体系和政府有效管理。目前国内航空市场的稳步快速发展,正是最好的体现。

  从微观看,现代企业内部也都有较完善的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更是在企业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对于防范危机也都会有一定的资金储备。另外,现代企业的网络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运用,也不再是拍脑袋办事的时代了。各部门间都有很好的的联动机制。所以,对于许多风险,现代化管理的企业的管理机制均能应对和化解,当然,抵御当前的疫情也是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现在,很多人关心航企的资金链问题。其实,所谓的航空市场,并不是仅仅航空公司单打独斗,背后还有很多的相关行业为其服务。即使流动资金暂时有紧张之虞,也都有多种的融资办法。尤其是品牌优良的航企更有较好的融资条件。

  至于传言海航会在疫情之后被兼并重组,其实并没有正式的消息,所谓“重组”也只是一种推测。我认为,海航作为国内第四大航空公司和具有五星级世界品牌,过去虽走过弯路,但现在已在回归主业的路上,并不是主业出了问题,而且债务率也在下降。这样优良的品牌民营航企,大有发展前景,背后的股东怎会同意被重组呢?

  3、中国作为新兴航空市场依然是有活力的市场。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首席经济师布莱恩•皮尔斯曾表示:“2019年,全球航空业增长最为强劲的市场为中国市场,增长达到8.5%。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消费者的状态依旧良好,消费需求强劲。”其实,作为人口和国土面积的大国,国内航空市场的潜力依然很大。现在常有人拿国外发达航空市场做比较,认为国内市场多不如人。但是,这只是横向的比较,如果纵向比较,却可以看出,那些发达的市场增长乏力,而中国作为新兴航空市场依然是有着很强的活力。存在一些不如发达国家的地方,恰恰是我们需要逐步完善的地方。随着国内航空市场不断建设拓展,我们完全是可以赶超发达航空市场的。

  实际上,有利的条件还有很多,诸如航空市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千万级旅客吞吐量的机场增加和多种型号的国产飞机生产应用等等,并不用一一列举。这些有利条件都说明,我们拥有这样的优良市场,对于当前“疫情”的影响,无论从市场整体发展过程看,还是现阶段的态势看,都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插曲。相反,经历过这样一个“坏事”,还会有助于“亡羊补牢”在应对危机风险方面的薄弱环节,也会有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锻炼我们的队伍。在抗击疫情中,表现出的一致性和高效率也正说明了只一点。当然“危机”也能激发我们创新的能力,如“复工包机航空公司联合体”,这种创新形式,对未来航空市场的多样化也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所以,“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能否有科学的态度应对,而不是哀鸿一片。

2荐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