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达叔一问一答

通讯员 李勋

1990年,提起师父达叔,我就一脸自豪。

他叫吴政达,来自台湾,来川航6年。飞A330以后,我有幸成为他的徒弟。

第一次见,是在准备室,目的地海口。

“各位好,我叫吴政达,今天很高兴和各位一起飞行。”师父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拿出飞行资料和一张类似于小抄的单子。

我瞥见,这张单子上有很多个飞行前后的项目,每一个项目后面都有一个精致的小勾,或者是几个关键字。资料上也做满了标记和标注。

他把飞行资料从头到尾讲了一个遍,我也是第一次发现,原来平时早已熟读的飞行计划和放行单中还有这么多奥秘。

上机后,师父给我讲解准备中次序错乱和没有做到的小细节,给我这个只有不到1000小时的副驾驶上了一课。

师父带我绕机检查,我是一个头两个大。很多平时一眼而过的项目,原来也暗藏玄机。三角符号代表什么?机腹下这条直线是做什么的?如何判断机体受损的程度?机翼下方的小挡板是做什么的?……一系列的问题,我就只有一个回答——“不知道!”

“师父,你从哪里得知这么多连手册中都没有提及的东西?”

“要向机务工程师请教,一个战士不能只会用手中的武器,应该理解手中的武器!”

接下来的飞行,我都处于被师父的不断纠正中,这也让我平时积累学问的笔记写了满满好几页。这样的严谨,一直持续到了飞行结束后座椅摆放的位置、耳机摆放的方法。

那天飞行结束以后,我想了很多很多。当我想到师父的每一次飞行都像今天这样时,不由得肃然起敬。而我的自豪,从这一刻开始。

那天以后,我和师父最多的互动便是一问一答。

而现在,师父就要离开了,我很舍不得。

他的最后一班,我装作邂逅,在准备室等他。因为我知道他落地后一定会再回来看一眼,他一定很舍不得这个地方。

“师父,恭喜您!”我已经说不出更多的话。

“谢谢你,Chris!今天最后一班,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照顾和支持,才能保证平安每一天。”

和师父合影留念后,他转身离开了。

我沉默了好久,脑海里只有他原来说过的一句话:“修行还是要靠个人。”

对,接下来的路只能靠我自己了,我要把他对于飞行的严谨、对于自我的严格、对于他人的宽容与理解,毫无保留地继承下来。

那晚的送师宴,同事们专程前来,向达叔表达敬意。我也没有想到,师父原来影响了这么多人!根本不喝酒的我喝了酒,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回的家,但仍然记得师父向大家敬酒时说的话:“飞行无一刻时可懈怠,待到退休之时,回望机坪,那一刻平安,方可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