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3U3735天府-博克拉航班平稳降落在尼泊尔博克拉国际机场,成为该机场投入运营以来迎来的首个国际航班。
其实早在今年1月1日,由中国企业援建的博克拉国际机场便已正式投入运营,但直到6月也未曾运行过国际航班。为增进中尼两国文化交流,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计划于端午节在博克拉举办中尼龙舟比赛,同时借此契机开通中国至博克拉直飞航线。
川航承担起这个光荣的任务。
通力协作,紧锣密鼓完成航前运行评估
由于博克拉机场从未执行过国际航线,相关数据缺失,导致筹备工作难度增加,加上时间只有20天,这无疑是一个时间紧急的重大任务。川航加德满都办事处第一时间协调各个部门,并多次前往当地民航局沟通,获取相关信息。
6月14日至16日,标准部组织安监部、飞管部、运控中心、工程技术分公司、商委一行,赴博克拉机场开展航线开航前实地调研,从机场安全运行情况、飞行训练方面、机场环境和运行保障、机场勤务保障和设施设备、机场候机楼设备及地面保障等方面开展调研,对评估运行涉及的各方面保障条件,并拜访尼泊尔民航局,进行深入交流,为首航的圆满运行开好头。
随后,在剩下的十几天里,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新开国际航线的运行评估工作紧急落实。在这个从未有国际航班降落的机场,川航完成了自运行国际航线以来用时最短的一次开航任务。
同步行动,筹备地面保障和航班销售
开航评估工作顺利完成,地面保障的接力棒交到加德满都办事处手中。
由于博克拉机场平时航班量较少,机场保障能力有限,包括廊桥在内的多项设施都是第一次用,并且机场飞行程序也相对复杂,为做好保障工作,办事处一方面积极协调加德满都地面代理,抽派业务人员前往博克拉进行航班保障和业务指导;另一方面,办事处提前赶赴现场,协同机场各部门进行国际航班保障全流程模拟演练,从飞机落地后的廊桥对接,到移民局的入境流程,再到海关的行李查验,逐一梳理、充分评估,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同时制定保障预案,确保运行万无一失。
除了运行,航班的销售工作同样时间紧迫,办事处迅速厘清思路、分头行动。一边是前往大使馆说明相关情况,并提出政府团队包机方案,尽量说服国内本次涉及龙舟赛的团队选乘川航;另一边联系尼泊尔当地华人华侨协会及合作旅行社,制定联运价格并在全国投放博克拉-加德满都环线产品。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短短10天内,包含龙舟赛团队共有84名旅客确认成行。
“终于稳了!”在最后一名旅客出票成功后,办事处两人长舒了一口气,此时距离航班起飞仅剩15个小时。
6月21日11:20,在中尼双方的共同见证下,随着航班平稳降落,博克拉机场迎来了首个国际航班的到来——川航3U3735航班飞机缓缓通过水门,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供稿: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