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上海机场、白云机场、厦门空港等多家航企以网络互动形式召开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
航企高管均对全年扭亏充满信心
国航与东航高管均表示,公司1-5月的运营情况总体向好,进一步增强对今年扭亏的信心。
南航高管表示,市场环境逐渐向好,南航经营水平在逐步改善。目前南航在提前部署暑运旺季生产,力争实现好的效益。
春秋高管表示,根据目前行业和公司每月披露的经营数据,各方面指标都在逐步好转,公司2023年一季度已经实现盈利,之后公司也会持续抓紧各环节的恢复工作,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当前国内运力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据飞友民航周报,截至5月21日,今年全国累计执行国内客运航班167.47万班次,同比增长85%,较2019年同期增长1%;累计执行国际客运航班8.69万班次,同比增长512%,较2019年同期下降77%。
东航表示,目前,国内运力投放已超过2019年同期的国内水平,国际运力投放已恢复至2019年国际运力40%左右的水平。旅客需求根据不同市场和航线总体在有序恢复。目前公司投入在国内市场的飞机利用率已经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宽体机利用率将会随着国际市场的逐渐恢复有所提升。
此外,近期总体国内票价水平较19年表现较好,国内航线客座率总体相比疫情前仍有一些差异,公司将会根据市场和航线的不同情况,平衡好票价和客座率的关系。
国航表示,目前飞机利用率稳步提升,已达8.3,预计今年年底达到9.0,有望明年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今年公司的国内航线票价水平相比2019年有明显增幅,“五一”假期在大幅增投的情况下,量价齐升,节后回调,恢复常态,符合市场预期。公司一直以收益水平最大化为原则,在竞争态势下动态平衡票价水平与客座率。
南航表示,目前公司机队的飞机利用率还没有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随着国际航线逐渐恢复,飞机利用率预计将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近期国内票价水平同比2019年有所提升,“五一”后票价水平环比今年前几个月有所回落。票价策略将根据市场情况和供需关系进行调整。
吉祥航空表示,目前从公司整体机队的日利用率来看,已经恢复到10.4小时左右;分区域来看,国内ask已经超过19年同期水平。
上海机场高管表示,2023年4月,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55%,随着国际客流量的逐步恢复,相关店铺经营恢复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2023年以来,上海两场主要业务量快速恢复,境内市场基本恢复疫情前水平,出入境客运航班大幅增长,公司3月已实现单月扭亏,整体盈利水平稳步提升。
2023年第一季度,民航经济运行持续恢复、逐步向好,实现了全年工作的良好开局。2023年浦东机场预计实现飞机起降35万架次,旅客吞吐量3,19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37万吨,虹桥机场预计实现飞机起降23万架次,旅客吞吐量3,30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3万吨。其中,各航空公司境外国际航线主要业务量恢复情况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需求恢复、运力安排、中外航空监管部门双方批复等进展。公司将积极促进市场恢复,持续完善空空中转功能提升,充分发挥两场业务协同优势,加快构筑枢纽机场发展新格局。
白云机场表示,目前,国内旅客吞吐量已基本恢复至2019年水平,国际旅客吞吐量约恢复至2019年的40%。随着今年民航业的快速恢复,白云机场客流量迅速攀升,机场商业运营有序恢复正常,目前处于合同期内的商业店铺已恢复至疫情前的三分之二以上。目前,商铺租金水平也基本恢复正常,公司正在全力开展商铺招商工作,为旅客提供更好的商业服务。
厦门空港表示,2023年中国民航业整体复苏形势良好,以2023年4月为例,厦门机场航班运输起降架次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6%,旅客吞吐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0%。
对国际市场恢复有较乐观预期
国航表示,总体看,欧洲和亚太地区航线恢复进程较快,其中欧洲市场投入已超2019年50%。东航表示,中美、中欧航线整体都在恢复过程中,中欧航线恢复整体比中美航线要快一些。南航表示,目前国际恢复较好的是广州至澳新、东南亚及中东方向的航线;收益水平较好的航线为广州至北美方向。
春秋表示,目前中泰航班恢复较快,航班量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成左右。中日航班恢复速度偏慢,但价格仍处在相对高位。吉祥航空表示,国内ask已经超过19年同期水平,国际还略低。公司正努力与各国机场沟通,希望尽快恢复国际线,并争取新开一些国际线。自2023年7月1日起公司将首次开通由北京大兴始发至日韩方向航线,同时自6月下旬起增班上海至新加坡方向航班,
看好暑运市场
国航表示,今年暑运投入预期会超过疫情前水平,但收益水平可能承压,总体呈较旺态势。公司将稳步增投,调整机型结构,针对热点航线加大投放及促销力度。全力以赴,力争扭亏。
东航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对暑运进行部署准备,暑运也是传统旺季,公司对市场充满信心,暑运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南航表示,市场环境逐渐向好,预计暑运市场将好于疫情前水平,目前南航在提前部署暑运旺季生产,加大对国内热点市场投入,加快国际市场恢复,力争实现好的效益。
上海机场表示,随着行业相关政策的逐步优化及市场环境的持续改善,旅客出行意愿持续提升,公司正积极准备,全力保障未来运量高峰到来时能够为旅客提供更优质的出行服务和体验。
多家外航业绩创纪录
在国际民航市场快速复苏之际,多家海外航空公司2022年创下了历史最佳业绩,部分航司营收、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
阿联酋航空集团发布其2022-23年度财报,实现了创纪录的利润收益,与去年同期相比彻底实现扭亏为盈。阿联酋航空集团实现了创纪录的109亿迪拉姆(约合30亿美元)净利润,而去年同期亏损38亿迪拉姆(约合10亿美元)。
新航集团发布2022-23年度财报,全年净利润达21.57亿新元,创下了公司76年历史的最高利润纪录。
2022年土耳其航空总收入为184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39%,创历史新高,实现净利润27亿美元。据AI Insight网站,土耳其航空净利润远超美国三大航。
英国国际航空集团(IAG)自疫情以来首次恢复年度盈利,2022年实现了13亿欧元的营业利润。
达美航空成为2022年营收最高的航空公司,达到505.82亿美元,净利润达13.18亿元。
美国航空全年净利润为1.27亿美元,为2019年以来首次全年业绩出现盈利。
亮眼的业绩表现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的激增。2022年随着出入境限制措施的逐步取消,国际航线需求激增。此外,新航、阿联酋航空、土耳其航空得益于其基地所在城市的优越地理位置,是连接几大洲航线的枢纽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