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资源网2023年3月16日消息:1985年的初春,那时候的王骏还是一位风华正茂的英气少年,在枯燥的高中生活里,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拼尽全力为自己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大考”做准备。而老师不经意在班级里宣读的一份《招聘启事》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牵起了他和“蓝天”不解之缘。
上航成立于1985年12月30日。当时,中国民航刚刚起步,大家对“乘务员”这个职业知之甚少。上航为了招聘到一批意气风发、青春洋溢,又符合“上海”这座城市气质的乘务员可为是费尽心机:考官们跑遍了上海各大高中,精挑细选,层层选拔,千里挑一,最终定下了32人。王骏是其中的一员,也是目前依然坚守在乘务岗位的唯一一位。
成长中刻满了鲜艳的“上航红”
38年间,王骏从乘务员到乘务长,从教员到检查员,虽然不断经历身份的转变,但他“真情服务于蓝天”的初心始终未变。他谈到自己的经历时,颇为自豪:“我穿过了上航所有的制服,几乎飞过了上航所有的机型,我的成长中刻满了上航的印记,那些都是鲜艳的’上航红’。”在王骏的记忆里,80年代的中国民航条件是异常艰苦的:飞机上没有热水,就用热水瓶打热水带上飞机;各大机场没有专业的“客舱清洁队”,自己就是客舱的“清洁工”;家里到机场交通不方便,就干脆在公司土胚房“扎根”……他参与了上航第一架波音707划破长空,他目睹了18名“空嫂”的精彩蜕变,他见证了东上重组后上航的华丽转身,他飞过祖国的大好河山,更飞向了世界的五湖四海。38年间,他用2万多的飞行小时,亲历了上航人乃至民航人工作和生活的巨变,也将自己的青春、执着、热爱留在了蓝天。
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
坚持飞行38年对于一位乘务员来说不太容易,看着一起“战斗”过的伙伴纷纷告别蓝天,有的提前享受退休生活,有的选择全新的职业道路,当然也曾有别的企业向颇具资历、履历丰富的王骏抛出“橄榄枝”……但王骏始终没有动摇:“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我只是坚持了自己一开始的选择,热爱并享受它。这么多年,蓝天其实给予了我更多。”虽然王骏已经迈过“知天命”之年,但他看起来依然神采奕奕,特别是一双睿智的眼睛,经历过无数次航班的起起落落,更守住了对这份职业的信念。
把工作融入生活,才称得上“职业”
谈到空中乘务员这份工作本身,王骏显得格外认真。飞行38年,他手把手带教了一批又一批的乘务员,可以说上航的乘务员们都是他的“徒弟们”。在他的心目中,对“什么是出色的乘务员”有着自己的见解:一名出色的乘务员,在安全上,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把安全规则背后的深意吃透、吃明白才能守好心中的戒尺,不去触碰安全的底线、红线;而在服务上,“快速打破沟通壁垒”的能力非常重要,甚至需要一些“天赋”。谈到这里,他欣喜地说:“这些年,我看到越来越多有灵气的孩子,他们胆大心细,勇于挑战,乐观自信,生机勃勃。我们一直说要打造职业化乘务员队伍,而在我看来,只有做到把工作融入生活,才能称得上职业。可这条路知易行难,但看到诸多优秀孩子的不断涌现,我相信终有一天是可以实现的。”
当时间的轨迹划过天际,留下的是记忆中最耐人寻味的点滴……38年,从年少稚拙走来,在岗位上平稳地向前迈进,王骏以一份自我价值的实现,交换这38年的岁月痕迹。王骏与蓝天的故事还在继续:一身笔挺的制服,拖上陪伴多年的行李箱,晨曦而出,日落而归,起起落落,日复一日,岁月流转,初心不改。
编者语:采访王骏的那日,正值2022年底新冠疫情感染高峰时期,身边的同事、朋友纷纷“中招”倒下,但王骏依然坚守在航班的第一线。当天,他航班结束后匆匆赶来,神态中有掩饰不住的疲惫,但他依然会认真倾听,仔细思考,耐心对待笔者的每一个问题,随着与笔者谈话的逐渐深入,聊起自己38年的飞行生涯,他立刻一扫疲惫,精神焕发。说到未来,王骏笑说:“站好自己最后一班岗,然后继续飞吧!也是为了自己喜欢的美食、美景飞下去,多多享受说走就走的旅行……看来这辈子注定和蓝天有着不解之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