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资源网2023年2月17日消息:2023年春运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政策后的首个春运,也是民航宁波空管站新进近管制楼投入使用后的首个春运。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叠加春运出行高峰,宁波机场航班量大幅增长,宁波空管站业务保障量节节攀升。今年春运,宁波空管共保障各类航班24300余架次,已打破疫情前2019年23300余架次的记录,进近(中低空)保障同比增长7%,塔台(低空及地面)保障同比增长16.7%,恢复速度排在全国前列。随着经济复苏和国际航班陆续恢复,宁波空管航班保障量有望持续刷新历史高点。
春运之前,摆在宁波空管面前的有三道难题:一是春运返乡、出境旅游等“狂飙”的市场需求;二是新业务楼搬迁导致的运行环境变化;三是疫情新政前,长期低位运行后人员技能水平、身心状态、作风纪律等方面亟待“速配”。为此,宁波空管站管制运行部门多措并举,紧盯风险隐患、严守安全底线,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
人员资质,关键词“严格”。为提前应对航班量增长,管制部门2022年复训按照过去高峰时段1.3倍的航班量设计训练场景,并在每个练习中设置3个以上特情处置,针对管制员技能薄弱环节对特勤处置“私人订制”,将处置“意外”变成训练“日常”。此基础上,宁波空管近期开展“二次放单”活动,逐个甄别塔台、进近管制员技能水平、心理状态等是否匹配当前运行环境,帮助管制员查找薄弱环节。所有管制员须通过层层考核,练得一身“铜皮铁骨”才能上岗。对于空中交通管制员来说,“放单”意味着可以独立上岗,承担起对旅客生命安全负责的重担。
资源配置,关键词“优化”。宁波空管在春运开始前,确保人员充裕。管制全席位开放,均设置了独立带班席,且塔台、进近管制席均配置了独立的监控席位,优化班组人力资源配置,如“进近管制席与进近监控席年限总和应大于3年,严禁将放单一年内的管制员同时安排在同一时段主副班搭配执勤。”运行科室针对管制扇区和席位开合,流量控制措施、人员休假安排、疫情减员应对等均有针对性措施,防止超能力运行、保证人力资源充足。
安全责任,关键词“压实”。人员充足和资质过硬,为责任压实垫定了基础。春运前期,管制部门通过比对分析典型案例,观看国内外特情处置的录像资料,直观感受特情处置时现场的紧迫气氛,警示教育干部职工,自查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部门、科室、班组召开春运保障专题会议,严格对照民航上级安全工作要求,重点分析春运期间空管保障特点,提前谋篇布局。
监督检查,关键词“规范”。春运期间,宁波空管修订了《安全从业人员工作作风建设管理规定》《基层工作作风行为规范负面清单》,规范作风纪律要求,加密音视频抽查,每日检查时长3小时以上,盯紧岗位人员工作状态,防范松懈麻痹。结合华东空管局管制运行专项整治工作,每月开展运行现场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进程单使用、主副班协同等运行关键环节,确保关键岗位的操作程序执行到位,管制标准陆空通话规范。
2023年春运已经结束,宁波栎社国际机场的航班量回暖速度在全国位于前列。在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和浙江省民航强省建设中,空管需发挥先行作用,夯实业务基础、强化安全意识,服务地方经济和民航发展,服务人民出行安全和便捷,为天路顺畅的新征程贡献力量。(刘天国、张昕宇、拜文翔)
(供稿:宁波空中交通管理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