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到民航资源网

自我追逐的故事 ——国航重庆分公司生产指挥中心航班生产组织保障工作记事

 2023-02-01 17:59:01 来源:民航资源网 作者:通讯员胡晓  [投稿排行榜]

分享

      民航资源网2023年1月31日消息:从国航重庆分公司生产指挥中心3楼往窗外向南望去,江北国际机场T2航站楼、第一、二跑道,以及再东面的T3航站楼,尽收眼底。面朝着他们的运行“主战场”,在这栋有着40年楼龄的三层小楼里,国航重庆生产指挥中心全体干部职工连续多年保持了航班正常工作在国航及属地的领先水平。在2022年,他们再度不负所望,继续保持了较好的记录。

      图:国航重庆分公司生产指挥中心

           一次次的自我超越,一次次的自我实现,背后到底蕴含了多少付出与努力,让我们回望这一年,去听一听属于指挥人自我追逐的故事——

      故事之一:成绩单里的不懈追求

           2022年,分公司航班正常性工作面临了自 2019 年以来最大的难度。原因在于在受疫情影响,航班量大幅缩减,各航司的正常率提高成为必然,重庆机场离港正常率同比提升了 6.7个百分点。而分公司航班正常率KPI指标T3目标值的设定是比重庆机场正常率还要高1.5个百分点。今年T3目标的达成,难度可想而知。

           环境在变,但指挥人高绩效的目标追求没有变。面对困难,他们选择了迎头赶上。指挥中心领导表示,在重庆区域无签派放行、运行控制权力的运行结构下,兼顾安全与正常,进一步提升运行知识深度与预判准确性、进一步主动协调、提出方案并被专业人士认可,才能进一步减少可控航班延误。

           在这“三个进一步”的理念下,聚焦航班正常性保障高品质目标,秉承“班班必盯、环环必抓”的理念,生产指挥中心狠抓航班精细化管控,狠抓关键环节和员工岗位技能,分类施策有的放矢,多措并举打下2022年正常性考核指标硬仗——离港正常率 97.08%,高于机场 1.55PT;正常率正贡献 0.66%,超过 T3 目标值;离港正常率绝对值在国航 10个主基地排名第3,在重庆机场驻场 7个基地航司排名第2。分公司运行保障连续5年保持了优异水平。

      故事之二:专项机制中的自我加压

           作为生产指挥中心,在区域生产组织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其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使命。生产指挥中心领导表示,进一步强化生产指挥在航班运行各环节中的管理权和决策权,使“快速处置是关键”真正落实到位,是他们始终躬身实践的目标。

           为此,生产指挥中心建立和完善多项专项机制,强化作为航空公司“大脑”的统筹力度、协调力度、决策力度。在国航之翼3.0建立值班干部“国航重庆运行保障群”,针对运行特情适时组建“分公司特情会商群”或加入“AOC特情处置群”,规范值班干部管理、值班信息传递,推进高效会商、科学决策。

           同时,紧锣密鼓地完善台风天气应对工作机制,从预警、登陆、会商、指令等不同阶段,主动监控、提前准备、汇集信息,确保了夏季运行安全平稳。紧接着,针对冬春季易出现的低能见、冰霜雪、大风天气,也修订了相应专项工作机制,确保冬春航季安全平稳运行。

           此外,备降/返航航班保障工作机制的再明确、再梳理,在降低旅客服务风险、机组超时风险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效提升特殊情况下的保障效率和服务能力。尤其是坚决做好成渝两地相互备降的航班保障,持续加强与双流、天府生产指挥中心及西南分控中心的互联互动,主动跟进保障链条进程,主动协调双向返程流控,全力提升两地备降航班的保障质量。这也作为分公司落实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区”战略,进而在民航运输方面的重要实践。     

      故事之三:疫情防控中的一班一策

           在疫情下的运行防控组织中,生产指挥中心敢啃“硬骨头”,能打攻坚战。从最初的“抗疫先锋队”到疫情席位的常态设置、再到每一个保障细节都远程监控的“国际航班航班长”,每一项任务的完成都投入了大量精力,倾注了指挥员的大量心血。 

           生产指挥中心主动领命,肩负起进港国际航班的监控职责,深夜专人值守,利用机场监控系统,远程监控国际客改货进港航班各保障环节的防疫措施执行情况。对机组防护是否到位、客舱消毒后密闭时间是否充足、地面保障人员防护装备穿脱是否规范等共计57个节点进行远程监控。发现防疫方面不合规的细节,并及时通告相关单位采取改进措施。对于这项“监督”工作,生产指挥中心一直秉承着“铁面无私”的原则、底线和坚持,以“眼睛不容沙子”的态度,一丝不苟履行“国际航班航班长”职责。全年监控国际进港客改货航班防疫措施执行情况 490 余班,发现并纠正防疫细节45次。

           针对法兰克福、香港、首尔、迪拜、胡志明等国际地区新开和恢复航线,配合分公司防控办,从政策研究、内外协调、机组动线等方面细致筹划,继续采取“一班一策”制定专项保障方案,并实施每班全流程监控。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督促相关单位改进复盘。以敢啃“硬骨头”的勇气和真抓实干的作风,在战“疫”一线筑起外防输入的坚强堡垒。

      故事之四:主动逆行的“保卫战”

           2022年11月上旬以来,重庆疫情形势严峻,中心多名员工因居住小区出现病例被封控,无法到岗,航班生产严重减员;紧接着,机场区域按属地要求实现封闭运行。在此情况下,主动逆行、请缨留守,成了指挥人坚定的选择。干部带头留守,靠前指挥,20多天吃住全在单位,更有不少员工克服各种困难,主动赶赴公司值守。

           每天早晨8点半,一份《国航股份重庆分公司生产日报》准时新鲜“出炉”。结合分公司生产运行和疫情防控现状,生产指挥中心负责这份《生产日报》的制作编发。当日航班计划、国航在渝航班客座率情况、执管飞机情况、应急备份准备情况、受疫情影响人员管控情况、两集中及隔离监测人员管控情况等七大版块,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呈现其中。短短2页内容,包含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的动态收集,制作过程颇为不易,更新频率却是每日一次。

           在封闭运行期间,中心还积极响应总部关于“生产指挥第二备份工作场所”准备的要求,在综合保障部、重庆信息分部等单位的鼎力支持下,在短短两三天内,简易却功能齐备的指挥室第二备份办公场所在分公司综合办公大楼9楼迅速搭建完成,为分公司赢得了非常时期的“战时速度”。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平凡人。在这段特殊的时期里,生产指挥中心经受住了考验,实现了疫情防控和安全运行两不误。

      故事之五:大运行中的“共同体”理念

           生产指挥中心班子一致认为,生产指挥中心发挥运行组织管控“中枢”作用,离不开区域各生产保障部门对指令的坚决执行和工作中的密切配合。

           航班编排、运力备份、航路情况、机组安排、机位停放、过站时间、旅客登机、餐食配备、行李装载……在每一次生产组织中,与分公司飞行部、客舱部、地服部、综保部以及区域单位商委重庆营业部、Ameco重庆分公司、重庆货站、重庆航食等建立深度沟通,严密监控、精细调配当日运行情况,实现人、机、环的紧密衔接和快速周转。

           2022年冬奥会、“两会”、十九届七中全会、二十大等重要航班任务多。下半年以来,生产指挥中心在“一班一策”制定重要航班检查单的基础上,每一班均专题组织重要航班布置会,各生产单位参加讨论,进一步细化组织工作,完善工作清单。全年顺利完成重要保障任务36班。

           秉承“集区域合力才能形成战斗力”的共同体理念,“大运行”的高效保障体系,得以在航班正常品质、重要航班保障,疫情防控运行组织中发挥作用,聚成合力。

           以点带面,星火燎原。分公司航班离港正常率连续多年在国航多家主基地和重庆驻场7家基地航空公司中均排名前列;优质高效完成各项重要保障任务。成绩的背后是一个有为的团队、一支善战的队伍,以及各生产运行保障单位每一位坚守初心、精诚奉献的国航人。

           展望未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民航业在“寒冬”之后将迎来加快复苏的“暖流”。国航重庆生产指挥中心满怀信心、孜孜以求,将认真贯彻民航局“真情服务底线”的工作要求,以保障公司“安全高效运行”为己任,高效串联汇聚各生产保障单位合力,在助力民航强国建设的征程中,鲲鹏展翅凌万里,策马扬鞭再奋蹄!

    1荐闻榜

    (供稿: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党群工作部

    延伸阅读: 国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