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到民航资源网

即将发布|中国民航碳排放报告2022

 2023-01-19 19:39:30 来源:民航资源网  [投稿排行榜]

分享

    “双碳”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民航作为中国碳排放八大高耗能行业之一,实现“双碳目标”的责任重大。


    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行业协作,提升精细化管理,推进中国民航碳达峰、碳中和,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出有效可行的中国方案,提升国际话语权能力,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实现民航强国战略,这需要中国民航人共同创造和努力。

    飞友科技联合林鹏先生、吕继兴先生,在丛玮博士的主持下,为中国民航准备了这份报告。

    首先,报告从碳排放最初的经济学基础原理,到全球及中国的政策制定历史,到目前的行业共识,帮助大家系统了解碳排放知识,理解实现双碳目标的方法和路径。

    其次,本报告还提供了近年来中国民航碳排放数据的统计,通过对2018年到2022年碳排放数据的快速汇总与推算,形成图表,试图让中国民航人更直观的体会到碳排放与自身的关系,并会通过飞常准业内版APP等提供实时的输出,便于民航人更方便的使用这些指标,帮助行业认清当前民航双碳目标实现的压力,提供中国民航双碳目标实现的科学测量基础。

    最后,报告还预留了优秀的中国民航双碳案例征集入口,期待更多中国民航双碳实践案例,以便为双碳全球更广泛共识贡献中国力量。

    期望在双碳目标实现的道路上,这份报告可以为中国实现民航强国贡献一丝微薄的力量。

    郑洪峰

    飞友科技, CEO

    作者介绍

    丛玮,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航效能评估。现任飞友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安徽省碳中和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主要从事民航数字化建设等工作,主持科研与行业应用等各类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专著2部,学术论文20余篇。

    林鹏,毕业于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供职于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拥有20余年航空业工作经验,先后从事航空业管理信息系统研发、航空公司数据统计分析、航空公司环境事务管理等工作。2018年创办绿航时代(北京)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中国民航绿色可持续发展。

    他对全球气候变化政策、法律以及国内外碳排放交易有深入研究。2015年加入国际民航组织航空环保委员会全球市场机制专家组,通晓国际航空碳减排规则,参与中国民航碳排放管理规则制定。在国内外航空碳交易领域,具有丰富实操经验。

    吕继兴,绿航时代(北京)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高级顾问,中国民航大学助理研究员。

    2010年毕业于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同年留校于中国民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智库)从事科研工作至今,研究方向为民航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事行业绿色发展、节能减排领域政策研究,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六次。

    报告摘要

    过去十余年,碳减排迅速成为航空业焦点问题之一,全球航空界为行业碳减排做了海量工作。行业领先的航空公司、制造商、非政府组织、各国政府、联合国机构在各自领域开展工作,有协调协作,也有磋商争议,可谓纷繁复杂。

    中国民航在第一时间敏锐的意识到减排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十余年来密切跟踪、参与国内外相关事务。本报告简要盘点了全球碳减排及航空业相关事务进展,回顾中国民航节能减排,并用数量图表展示中国民航碳排放基本现状。当下全球的复杂形势或可能是新旧时代切换的重要时期,试图对中国民航的未来做点滴畅想和展望。

    第一章航空碳减排宏观背景

    近年来,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低碳、脱碳、可持续发展意识逐步高涨,气候变化问题业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能源转型的主旋律。航空业一方面为全球合作、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航空业脱碳难度大,其碳排放又存在跨国家、跨地区的全球性,因此航空业的碳减排一开始就备受关注,其治理的挑战也显著区别于大多数行业。

    中国加入WTO后,在全球分工的大环境中起到了不可或缺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民航也在这一时期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国。2010年中国民航提出从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迈进的战略目标,2020年中国首次向世界宣布“碳中和、碳达峰”的国家战略;2022年中国各省发布了碳达峰实施方案,在中国,双碳已经形成政府与民众的重要共识。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既是中国民航必须应对的新挑战,又是中国民航发展的新契机。

    本章重点介绍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等相关背景,指出中国民航低碳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期望读者对碳排放建立基本概念与认识。

    第二章航空碳减排的国际治理

    2008年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涵盖航空业,开启了航空碳减排的国际争论。随后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代表全球大多数航空公司提出异议,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表示强烈反对,最终各方达成共识在国际民航组织多边机制下探讨解决航空碳排放问题。

    经过十余年马拉松式的磋商谈判,国际民航组织于2019年达成并启动国际航空碳抵消与减排机制(CORSIA)。伴随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务进展,在世界范围内低碳、脱碳成为政治、经济、能源主旋律的背景下,国际民航组织的环保事务也逐步发展到突出重要的位置。

    本章重点介绍国际民航组织的环境治理、欧盟航空碳排放交易机制、主要国家在航空碳减排方面的措施和航空业环保领域重要的非政府组织在航空碳减排领域的行动。

    第三章航空碳减排路径

    基于过去十余年的经验,全球航空业共同认识到行业碳减排主要依赖四个路径:飞机和发动机技术革新、基础设施和运行优化、开发和推广可持续航空燃料、基于市场机制的碳减排措施。

    其中前两者是伴随航空制造业技术发展的长期努力方向;可持续燃料是应对气候变化、行业脱碳发展背景下的新生事物,此背景也进一步推进航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特别是采用新能源的发动机和新型飞机设计,如电动推进、混合动力;市场机制措施则是在前三者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补充手段。

    碳市场减排措施的内涵是,在技术减排(包括飞机、发动机、燃料、运行等)不足以达到某时间阶段减排目标情况下,通过碳市场交易弥补航空业实际排放与减排目标之间差距,同时也将平衡行业内不同排放主体之间减排效能的差异。

    第四章中国航空业节能减排

    中国民航节能减排工作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民航企业化改革时起步,彼时主要关注能源节约,到“十一五”时期,应对国际碳减排事务为标志性节点,逐步转换到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轨道。

    2010年以后,中国民航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工作持续探索前行,并逐步系统化,通过机队更新、飞机和发动机改造、管理效能提升、空管技术应用、航路优化、地面设备电动化改造等一系列措施,航空公司、机场、空管、政府等行业主要角色全员参与,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

    同时,中国民航也积极探索可替代燃料发展,多家主要航司已完成相关试飞、验证飞行,形成国产航空生物燃料商业生产、认证和运营完备链条,科研部门、化工部门同步推动多个技术路径齐头并进,为规模化部署提供基础条件。

    第五章航空运输碳排放数据分析

    航空碳排放占全球排放比例接近3%,并以年均4%-5%的速度快速增长,相比其它行业,航空业的技术减排难度更大,因此备受业界关注。过去较长时期,行业始终以追求提高燃油效率为目标,进而提供更加清洁的运输方式。

    中国民航发展起步较晚,但增长速度更快,随着机队规模化和现代化,在提升燃油效率(降低单位运输排放)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本章重点剖析中国民航机队结构的排放特征、航段分布特征和机场及航路运行方面对碳排放的影响。

    本章以航空业的全球总趋势和中国民航运输发展与排放趋势的宏观视角切入;从机队和航段角度展现中国民航排放特征;从航路和机场角度分析对飞行碳排放影响最显著的运行特征。明确航空碳排放特征的概念,可为相关单位对标相关绩效指标提供参考。

    航路运行的水平效率和机场运行的垂直效率分析属国内首次尝试公开展示,飞常准业内版基于飞友科技ADS-B数据搭建分析模型,展示在飞常准业内版APP航班详情页顶部碳排放相关功能的详细页面,供方便用户实时跟踪航班运行效率。

    第六章未来展望

    COVID-19对全世界政治、经济、能源格局是里程碑的洗礼。全球航空业遭受重创,在行业最为低迷的时期,航空零碳、可持续发展成为业界热门议题。

    我们观察到全球航空产业,从制造商、运营商、服务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以不同角度活跃在这一焦点问题上,纷纷描绘未来低碳航空场景。

    在此背景下,中国航空业需同样需要深刻思考,转变观念,准备迎接航空业新时代。

    民航双碳案例征集

    作为首次发布中国民航碳排放报告,很难一次将方方面面展开到一定深度,我们也希望兼顾广大读者的不同需求,倾听读者的意见,不断丰富完善未来年度内容。下一步我们计划:

    ♦基于飞友科技大数据能力,持续改进现有分析模型、开发新的分析领域,助力民航各企事业单位推进“双碳”战略,提升中国民航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行业内广大同仁提供客户化的分析研究,协助相关单位深入刨析、诊断运行质量,发现潜在碳减排机会;

    ♦欢迎行业外环保、碳减排领域的机构与我们联系(congwei@variflight.com),共同研究开发航空减排产品;

    ♦飞友科技将面向行业征集航空环保、碳减排优秀案例,借助飞友科技行业平台推选优秀双碳案例,促进行业双碳交流和研究,标杆案例将被收录到《中国民航碳排放报告2023》中。

    多种维度数据分析



    报告完整目录


    前言

    作者介绍

    版权与声明

    报告摘要

    目录

    图表索引

    第1章 航空碳减排宏观背景

    1.1 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背景

    1.2中国碳中和、碳达峰战略

    1.3 中国民航绿色低碳发展机遇挑战

    第2章 航空碳减排的国际治理

    2.1 国际民航组织全球航空减排行动

    2.2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

    2.3 主要国家

    2.4 主要行业组织和机构

    第3章 航空碳减排路径

    3.1 飞机和发动机技术革新

    3.2 基础设施和运行优化

    3.3 可持续航空燃料

    3.4 基于市场机制的碳减排措施

    第4章 中国航空业节能减排

    4.1 概述

    4.2 飞行节油降碳

    4.3 地面节能增效

    4.4 航空替代燃料

    第5章 航空运输碳排放数据分析

    5.1 全球总趋势

    5.2 中国民航发展与碳排放

    5.3 机队视角的碳排放

    5.4 航段视角的碳排放

    5.5 航路视角的碳排放

    5.6 机场视角的碳排放

    第6章 未来展望

    6.1 航司的战略远景

    6.2 碳排放趋势与减排目标

    6.3 可替代燃料

    6.4 飞机和发动机制造

    6.5 我们的下一步

    附录

    A. 缩略语表

    B. 数据分析方法论说明

    C. 相关数据表

    图表索引

    图表1-1《京都议定书》附件B各国减排承诺

    图表2-1欧盟ETS配额上线及减排进程

    图表2-2 部分飞机运营商免费配额排放基准

    图表2-3 2012年欧盟ETS部分飞机运营商免费配额分配

    图表2-4 EU ETS航空配额发放与实际排放

    图表2-5 欧盟ReFuel法案提议的SAF掺混目标

    图表2-6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净零碳排放里程碑计划

    图表4-1 航空运输各类排放比例

    图表4-2 中国航空生物燃料(含潜在供应)

    图表5-1 全球航空碳排放当量

    图表5-2 全球航空运输碳排放效率

    图表5-3 全球航空碳排放的国家分布

    图表5-4 COVID-19影响下的航空业复苏之路

    图表5-5 1980-2022年燃油消耗与碳排放趋势

    图表5-6 总排放量与吨公里排放率

    图表5-7 飞行小时与小时碳排放率

    图表5-8 疫情以来中国民航航空活动与排放变化

    图表5-9 疫情以来中国民航航空活动与排放变化(国内)

    图表5-10 疫情以来中国民航航空活动与排放变化(国际)

    图表5-11 各机型碳排放量比例排序

    图表5-12 各机型碳排放比例

    图表5-13 各机型每吨公里碳排放率

    图表5-14 各机型每飞行小时碳排放率

    图表5-15 客/货机每吨公里碳排放率对比

    图表5-16 客/货机每飞行小时碳排放率

    图表5-17 宽/窄体机每吨公里碳排放率对比

    图表5-18 宽/窄体机每飞行小时碳排放率对比

    图表5-19 国产及其它飞机每吨公里碳排放率

    图表5-20 国产及其它飞机每飞行小时碳排放率

    图表5-21 国内、国际、地区的飞行量与排放量比例

    图表5-22 国内TOP20航段排放量

    图表5-23 国内每旅客排放TOP20航段

    图表5-24 国际TOP20国家排放量

    图表5-25 国际TOP20国家每班排放量

    图表5-26 国际每旅客排放量TOP20的国家

    图表5 27 欧洲航班排放量

    图表5-28 繁忙航线水平效率

    图表5-29 分距离段的水平飞行效率

    图表5-30“直来直往”航司Top5

    图表5-31 2019年TOP20航企水平飞行效率

    图表5-32 2020年TOP20航企水平飞行效率

    图表5-33 2021年TOP20航企水平飞行效率

    图表5-34 2022年TOP20航企水平飞行效率

    图表5-35 繁忙航线各航司运行效果

    图表5-36连续爬升时间占比Top10机场

    图表5-37连续下降时间占比Top10机场

    图表5-38 吞吐量TOP30机场连续爬升时间特征

    图表5-39 吞吐量TOP30机场连续爬升高度特征

    图表5-40 吞吐量TOP30机场连续下降时间特征

    图表5-41 吞吐量TOP30机场连续下降高度特征

    图表5-42 欧洲吞吐量TOP20机场连续爬升高度特征

    图表5-43 欧洲吞吐量TOP20机场连续下降高度特征

    订购信息

    定 价:15000元/本(人民币),仅纸质印刷版

    预定定金:2000元/本(人民币)

    优惠政策:

    ▪2月20日前预定,享受20%优惠;

    ▪3月31日前预定,享受10%优惠;

    ▪ 4月1日后恢复定价,现货发行;

    ▪一次订购5本及以上,在预定价格优惠基础上进一步享受10%优惠。

    订购联系人:林雅晴

    固定电话:025-83783001

    手机:17802109689

    邮箱:linyaqing@variflight.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获取订购链接:


    0荐闻榜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