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民航资源网>>民航专业文章

当前国产航油出厂价格的市场化悖论和改革建议

来源:民航资源网 作者: 张兆全 2022-09-14 14:25:37

专业分类航空油料

  

  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叠加航油价格高企,2022年上半年行业亏损超过2020、2021年全年,国内民航遭遇至暗时刻。航油是航空公司最大成本,航油价格变化影响巨大。国内航油生产量早已大于国内需求量,但是,当前国产航油出厂价格存在市场化悖论,导致国内航空公司承担偏高成本,国产航油出厂价格政策亟需改革。

  一、国内成品油市场长期供应过剩

  2022年6月29日,2022石化产业发展大会油气分论坛举行,石化产业专家表示国内成品油市场长期供应过剩。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姜学峰表示,下半年国内成品油产量预计高于需求量1600万吨以上,整体市场仍将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如果出口量持续低于水平,成品油将面临库存继续上涨的风险。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谢朝刚表示,从长期来看,我国炼油能力正处于新一轮较快增长周期,2021年全国炼油能力9.1亿吨/年,产能过剩约2亿吨,预计2025年炼油能力将增至10.2亿吨/年,未来炼油能力过剩问题将更加突出,而另一方面,随着发动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各大汽车厂商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成品油消费需求将进一步下降。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叶海超认为,到2030年以前,油气勘探开发还将保持活跃,因此从长期来看,油气供过于求的局面将更加明显。

  二、2022年上半年航空公司继续巨亏与石化公司继续盈利

  2022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国内航空公司继续巨亏与石化公司继续盈利的趋势仍在持续,其中,三大航与三桶油的对比最为显著。

  2022年上半年,国航、东航、南航的净亏损分别高达194亿元、187亿元、115亿元。

  2022年上半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的净利润分别高达824亿元、435亿元、719亿元,同比分别增利55%、10%、116%,合计净利润1978亿元,同时,三桶油宣布拟分红合计851亿元。

  三、2022年上半年国产航油出厂价格增幅远超汽柴油

  2022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国内成品油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油价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国家12次调整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汽油标准品价格累计上调人民币2400元/吨,柴油标准品价格累计上调人民币2310元/吨”。

  2022年上半年,根据民航局调整通知,国产航油出厂价格累计上调3057元/吨,上调金额远超同期国内汽油、柴油。

  四、7月航油价格创最高记录与汽柴油价格连续下调

  2022年6月30日,民航明传电报通知,自7月1日起适用于内地航空公司内地航班的航油综合采购成本大幅上调1334元达到每吨9775元,创下2006年航油价格改革以来最高记录,包含进销差价的销售价格首次突破万元大关。

  与此同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连续三次发布通知下调国内汽、柴油价格,包括自2022年6月28日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20元、310元,自7月12日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60元、345元,自7月26日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00元、290元,汽、柴油价格三次合计分别下调980元、945元。

  根据民航局航油价格改革文件,内地航空公司内地航班的航油价格形成公式主要包含新加坡市场平均离岸价格、海上运保费和港口费。而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通知,每次调整价格的原因均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五、内销价格长期高于一般贸易出口价格

  自2018年起,国产航油的一般贸易出口量在航油出口总量中的占比保持在50%以上,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综合民航局、海关总署公布数据,至少自2017年以来,国产航油的内销价格长期高于一般贸易出口价格。

  内销价格是指国内石化公司销售给国内航油公司的用于内地航空公司国内航班加油的销售价格,不含进销差价,不含增值税和暂缓征收的消费税,主要包含新加坡市场平均离岸价格、海上运保费和港口费。

  出口价格是国内公司将航空煤油销售给国外公司的价格。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条例》明确“出口货物的价格,按照货价、货物运抵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输出地点装卸前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之和统计,其中包含的出口关税税额,应当予以扣除”。

  在2017年6月到2022年7月的共计62个月里,有54个月的内销价格高于一般贸易出口价格,差额从每吨6元到1390元不等。考虑到一般贸易出口价格的口径大于内销价格,同口径下,预计航油内销价格比一般贸易出口价格更高。

  尤其自2022年4月适用于内地航空公司内地航班的“国产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降低70元”政策实施以来,内销价格高出一般贸易出口价格的差额不降反升,5、6月份连续两个月保持在每吨700元以上,7月份达到每吨1390元,内销价格比一般贸易出口价格高出约19%。参考2020年航油消耗量,5-7月国内航空公司比国外航空公司多承担约59亿元的不合理成本,远超“国产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降低70元”带来的17亿元全年政策红利。

  六、国产航油内销价格的“全国统一”与汽、柴油价格的“一省一价”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制定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依据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社会平均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以及社会承受能力,实行合理的购销差价、批零差价、地区差价和季节差价”。

  当前,适用于内地航空公司内地航班的国产航油出厂价格即内销价格是“全国统一”的,由民航局每月核定公布,没有体现地区之间的产销等差异。

  然而,同样作为国产成品油,国内绝大部分地区的汽、柴油销售价格早已实现“一省一价”,由国家发改委核定公布最高零售价,各地自主制定实际零售价格。以2022年9月6日的价格调整为例,国内24个省(或自治区、直辖市)执行“一省一价”,汽油(标准品)的最高、最低价格分别是10670元/吨、10235元/吨,差异4%。

  此外,同属大能源范畴,电力销售价格也已执行“一地一价”,并且执行大用户直购电政策,京沪高铁2019年因此节省电费1.2亿元;航运公司则拥有船用燃油的高度自由选择权,既可以向不同船供油公司直接采购,还可以拥有自产、自销、自用一体的自主保障权。

  因此,“全国统一”的国产航油内销价格不符合价格法的原则要求,不符合生产实际和市场供需实际,已经落后于其他能源价格政策。

  七、当前国产航油出厂价格存在市场化悖论

  当前,适用于内地航空公司内地航班的国产航油出厂价格即内销价格主要基于新加坡市场离岸价格确定,应当说具有较高的价格市场化程度。国产航油的一般贸易出口面向国际市场,与其他国家竞争,应当说价格市场化程度更高。同时,国家发改委每次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调整国内汽、柴油价格并且执行“一省一价”,同样具有较高的市场化程度。

  因此,国产航油内销价格长期高于一般贸易出口价格,2022年7月国产航油内销价格大幅上调与同期国内汽、柴油价格连续下调并存,2022年上半年国产航油内销价格累计上调金额远超国内汽、柴油价格,国产航油内销价格“全国统一”与汽、柴油价格“一省一价”等情况说明,当前国产航油出厂价格存在市场化悖论,价格政策亟需优化。

  八、建议

  国内成品油市场长期供应过剩,新冠肺炎冲击导致国内民航运输及航油需求萎缩,持续而扩大的供大于求局面理应带来航油价格下调。国内航空公司持续巨额亏损,多家资不抵债,亟需更有力的降本纾困措施;国内石化公司持续大幅盈利和巨额分红说明价格存在较大下调空间。

  建议取消《关于调整航空煤油销售价格的通知》〔2022〕1086号规定的截止日期;建议继续下调适用于内地航空公司内地航班的国产航油出厂价格;建议尽快确立国产航油内销价格不高于一般贸易出口价格的原则;建议进一步优化国产航油价格政策,内销价格由“全国统一”改为“一地一价”。

  (本文系《国内航空煤油价格形成机制研究》的第11个子专题,最新完整版研究报告19.5万字)

0荐闻榜

延伸阅读:民航局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