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到民航资源网

本土新增“69+278”,今起北京有序恢复举办线下体育赛事活动

 2022-07-12 09:27:25 来源:民航资源网  [投稿排行榜]

分享

      民航资源网2022年7月12日消息:7月1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69例(广东22例,河南9例,海南9例,山东8例,上海5例,江苏5例,安徽5例,内蒙古2例,浙江2例,四川1例,陕西1例),含10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山东6例,广东2例,浙江1例,四川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本土病例58例(安徽44例,山东8例,上海3例,北京1例,江苏1例,陕西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109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78例(河南64例,上海54例,山东54例,江苏23例,广东20例,安徽19例,甘肃19例,福建11例,海南7例,江西3例,广西3例,陕西1例)。

      ■上海

      12日起,上海市将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浦三路111弄5号楼和颐酒店(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世博园店);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南码头路451弄、浦三路12弄3号、5号、7号、9-16号、21-32号;长宁区新华路街道延安西路1558弄1-4号调整为高风险区。将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浦三路858弄兴荣家园等20地调整为中风险区。 

      ■广东

      11日,广东省深圳市将南山区粤海街道龙城花园东南区(1栋、3栋、6栋)划为高风险区;粤海街道龙城花园(除高风险区外)划为中风险区。

      11日,广东省广州市将白云区京溪街春兰花园16、17、18、19栋划为高风险区;京溪街春兰花园除16至19栋外的其他区域划为中风险区。

      12日,广东省珠海市发布通知,暂停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教育培训机构、校外托管机构)线下教学和校外培训活动。

      ■河南

      11日,河南省郑州市新增多个高风险区和中风险区,12日至13日,郑州开展区域核酸筛查。

      高风险区:郑东新区圃田乡圃田嘉园南院5号楼;高新区枫杨街道国槐街与石楠路交叉口西南角朗悦西都汇小区1号楼。

      中风险区:郑东新区至德街以东,冲虚街以西,后屯里以南,中原大道以北区域;高新区枫杨街道国槐街与石楠路交叉口西南角朗悦西都汇小区2、3号楼。

      ■甘肃

      11日,甘肃省兰州市将城关区盐场路街道九州幸福苑小区等15地调整为高风险区,安宁区培黎街道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等4地调整为中风险区。

      受疫情影响,甘肃省陇南市教育局发布公告,调整陇南市中小学校2022年暑假放假时间: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暑假开始时间为7月12日,幼儿园和特教学校参照执行。

      全寄宿制高中阶段学校暑假开始时间为7月15日;其他高中阶段学校暑假开始时间为7月12日。

      北京

      7月12日起有序恢复举办线下体育赛事活动

      据北京市体育局官网消息,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工作,满足市民多样化体育需求,按照“谁审批(备案)、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基础上,自7月12日起,有序恢复举办线下体育赛事活动。

      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恢复区域

      北京市存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行政区域内原则上暂不举办体育赛事活动。其他地区在严格落实北京市疫情防控部署要求的前提下,允许举办1000人(含组织服务保障人员和观众)以下规模的体育赛事活动;举办1000人以上规模的体育赛事活动,主办方须报属地政府审核评估后组织实施。国家对国际性、全国性体育赛事等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恢复办赛应具备的条件

      体育赛事活动组织方应征得比赛场馆属地同意,并严格按照市、区疫情防控要求和《北京市体育赛事活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引(第二版)》各项规定,严格落实风险评估、实名制管理、测温、扫码验码、查验48小时以内核酸、疫苗接种等措施。

      禁止中高风险地区、健康码异常、行程不明及7日内有1例及以上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入境未完成“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参赛。

      三、有关要求

      (一)落实防控责任。各地区、各单位要按照国家和北京市防控工作统一部署,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做好风险研判,科学统筹办赛计划,严格对照《北京市体育赛事活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引(第二版)》各项规定,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积极稳妥地做好体育赛事活动筹办工作。

      (二)坚持属地管理。各地区、各单位要进一步细化防控责任,坚持属地管理,加大对体育赛事活动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指导赛事活动组织方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对防控责任和措施落实不到位的,要责令限期整改。对防控责任不落实和整改措施不到位的,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置,确保广大市民参与体育赛事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三)强化安全防范。各地区、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发展理念,结合疫情防控、汛期等风险因素,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体育赛事活动应急工作机制和“熔断”机制,加强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应对各类风险的水平,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有序。

      (四)主动公开信息。各级体育赛事活动的主办方或主办方委托的承办方均须在开赛前30日,登录北京市体育赛事活动信息管理平台(https://www.bjcac.org.cn/),主动公开赛事名称、时间、地点、主办方、承办方等基本信息。如赛事活动取消或延期举办,及时进行信息更新。同时,鼓励赛事活动组织方通过包括政府网站在内的多种途径,主动向社会公布赛事信息、竞赛规程、“熔断机制”等内容。

    0荐闻榜

    延伸阅读: 国内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