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民航资源网>>民航专业文章

疫情前后国内航线客流量观察

来源:民航资源网 作者: 民航大蓝洞 2022-04-18 14:21:52

专业分类机场运营

  

本文以2019年和2021年夏秋航季为统计范围,对比国内航线客流量在疫情前后的特征,变化与发展。

1. 国内航线客流量总体概况

2019年夏秋航季统计国内航线3388条,2021年夏秋航季统计国内航线3799条,航线数量增长了411条。运输旅客人次在0-1万和1万-5万级别的航线数量分布明显高于2019年夏秋,而在5万人次以上各个级别的航线数量均低于2019年夏秋。特别是百万人次以上的航线,由32条下降至21条,下降了34%。19年客流量最高的航线运输人次在300万以上,而21年没有客流量达到300万人次以上的航线。2021夏秋,国内航线客流量分布与2019年夏秋相比,整体下降。航线客流量更多地集中于5万人次以下,百万人次以上航线数量下滑明显。

2. 各类型航线客流量

2019年和2021年夏秋航季中,客流量在200万以上的航线都是千万级机场之间的航线,客流量在100万-200万之间的航线除昆明长水-西双版纳嘎洒外也都是千万级机场之间航线;50万-100万客流量的航线,千万级机场之间的航线依旧占据绝大部分,且21年占比92.19%,比19年的82.14%有了进一步增多。该客流量级别还包括千万级机场与200万,200万以下机场之间的航线、200万机场之间以及200万级与200万以下机场间航线;10万-50万客流量的航线,主要是200万级机场之间和千万级与200万级机场间的航线为主。并且21年与19年相比,千万级机场间航线的占比有提升并超过半数,200万级与千万级之间航线占比有下降;5万-10万客流量航线,以千万级与200万级机场间航线、千万级与200万以下机场航线为主。并且21年与19年相比,千万级与200万级机场间航线的占比有进一步提升;1万-5万客流量的航线包含了各级别机场之间的航线,其中千万级与200万以下机场之间的航线占比最大,在60%左右。21年与19年相比,该客流量级别的航线数量占比变化较小;0-1万客流量的航线包含了各级别机场之间的航线,其中千万级与200万以下机场之间的航线占比最大,在50%左右。21年与19年相比,该客流量级别的航线数量占比变化较小。

疫情前后,客流量在100万以上的航线基本全部是千万级机场之间航线。客流量在50万-100万的航线,千万级机场之间航线占据80%以上比例,且疫情后该比例进一步上升至90%。10万-50万客流量航线,千万级机场之间航线比例在疫情后也上升至超过半数。10万以下客流量航线,则是千万与200万级机场之间航线为主,占比相对稳定,疫情前后变化相对较小。

可见,疫情对于客流量在10万以上的航线影响程度更甚至于客流量10万以下航线。在总数量下降的同时,客流量10万以上航线更加集中于千万级机场之间航线。客流量10万以下航线总数量上升,并且其各类别的占比也相对稳定。

3. 客流量TOP10航线/城市对

3.1客流量TOP航线

2021年夏秋和2019年夏秋客流量最高的10条航线如下图所示。北京首都-上海虹桥航线均是排名第一。TOP10航线都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成都、杭州几大城市之间的互联,但在疫情前后也产生了一些变化。

2021年排名与2019年相比,四条成都相关航线都有名次提升,其中成都双流-上海虹桥由2019年的第17位上升至21年的第8位,上升了9个位次,提升最为明显。成都双流-广州白云上升2位次至第五名,成都双流-北京首都和成都双流-深圳宝安各上升1位次,至第4名和第7名。两条杭州萧山两条相关航线排名也有提升,杭州萧山-广州白云上升4位次至第6名,杭州萧山-深圳宝安上升5位次至第10名。2019年TOP10内的广州白云-北京首都和杭州萧山-北京首都分别从第3和第9名跌出了TOP10。

国内客流量最高的航线TOP10依旧是围绕着北上广深和成都、杭州展开,其中成都双流航线名次有较为明显的集体提升。成都双流的多个航线名次均有提升,与成都自身城市经济发展、机场航线网络构建以及成都较好的疫情管控都有着密切关联。疫情之后,京沪航线虽然保持了第一位置,但广州白云和杭州萧山与北京首都之间航线都跌出了前十。这与北京大兴机场的分流以及北京的疫情相关管控政策有一定关系。

3.2客流量TOP城市对

从城市对角度统计,2021年夏秋和2019年夏秋客流量最高的10个城市对如下图所示。北京-上海始终排名第一。客流量TOP10城市对主要围绕北上广深和成都展开,重庆、西安、杭州也有涉及。2021年与2019年排名相比,北京-成都、成都-上海各上升3位次、2位次至第2名和第5名。北京-重庆、北京-杭州各上升5位次、2位次至第9名和第10名。2019年排名第9和第10的上海-西安、成都-广州在2021年均跌出前10位。

国内客流量最高的TOP10城市对主要是围绕着北上广深和成都,重庆、西安、杭州也有涉及。得益于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成都天府机场的开航、成都双流和重庆江北机场的发展,作为西南地区经济中心的成都和重庆在TOP10城市对的席位和名次明显上升。


4. 重点航线分析

成都-上海航线客流量排名增长较为突出,下文对其进行更为具体的分析。成都-上海航线2019年夏秋共有往返航班13851班次,运输旅客2586491人次,2021年夏秋共有往返航班15148班次,运输旅客2721585人次。相比2019年,分别增长了9.4%和5.2%,具体四个机场对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成都双流与上海虹桥和上海浦东的往来班次和运输人次在2021年夏秋相比2019年夏秋有小幅的下降,但加上新开的成都天府机场后,上海-成都城市对间的航班与运输人次都有一定提升。成都天府机场的开通丰富了上海与成都间的航线,提供了更为充裕的运力,满足两地之间的出行需求。

成都-上海航线联接了东部和西部的经济中心城市,同时也是长三角城市群、机场群与川渝城市群、机场群的空中联接。两大经济中心城市之间、两个城市群之间的经济社会活动频繁,交通出行需求较为旺盛。此外,川渝城市群与发展相对成熟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相比,其发展提升空间更大。成都在其经济腹地和影响力辐射地区的城市首位度相对较高,能更高程度地聚集地区出行需求。多重因素促使了成都-上海航线客流量排名的明显提升。

民航大蓝洞

秉承协助建设民航强国为宗旨,基于飞常准大数据,民航大蓝洞致力于为全球民航提供高端效能分析和专业咨询服务。服务对象涉及空管、航空公司、机场和社会公众,服务内容包括空中交通运行性能评估,空域资源利用评估,航空公司/机场运行水平分析和评价,出行方案设计和优化等。

依托单位:南航大-飞常准交通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

微信公众号:民航大蓝洞

邮箱:BIGBLUEHOLE@CARNOC.com

联系电话:15850660489

0荐闻榜

延伸阅读:俄罗斯乌克兰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