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MU5735航班的第二部黑匣子已于27日被发现。下午16:18,载着MU5735飞行数据记录器数据储存单元的MU9005航班已经安全抵达北京,将送往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进行后续处理。
MU5735第二个黑匣子抵达北京 视频来源:FATIII
发布会重点
27日,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八场新闻发布会。
【第二部黑匣子数据存储单元外观较完好】27日上午9点20分左右,消防救援人员在技术组指定的重点区域深度搜寻,人工挖掘出一橙色圆柱状物体,现场勘查的民航事故调查人员发现后立即取出,经确认为飞行数据记录器存储单元。发现位置在距主要撞击点以东约40米的坡面,地表下深约1.5米处。经检查,记录器其他部分损毁严重,数据存储单元外观较为完好。目前,该记录器已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译码工作。
【在距主要撞击点40米,地表下深约1.5米处发现第二个黑匣子】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表示,上午9时20分许,一个搜寻小组在核心区撞击点正东偏南5度、距离撞击点40米的位置进行人工精细挖掘作业,当消防救援人员挖掘至地表往下约1.5米深处时,在翻开一块树根后发现一个被泥土包裹、只露出了一点橙色的圆柱形金属罐体。经对该金属罐体表面尘土进行吹扫清理,露出了清晰的英文标识。我们迅速将该金属罐体交由民航专家反复辨认,确认为失事飞机的第二个黑匣子,目前已移交调查工作组。
【事故原因分析需要综合两部黑匣子数据】27日找到的第二部黑匣子是飞行数据记录器,其中的数据能够为事故原因分析提供真实、客观的证据,后期,调查人员需要把两部记录器的数据,以及现场勘查的证据、空管雷达数据、机组和空管单位的陆空通话、飞机与地面的数据链传输信息、证人访谈等信息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才能更加客观准确地分析事故的原因。
【东航已正式启动理赔工作】东航集团宣传部部长刘晓东表示,公司已经正式启动理赔工作,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尊重家属合理诉求,与家属具体沟通方案细节,制定理赔方案,确定统一的赔付标准。公司已组建专职团队负责此次理赔工作,面向家属设置开通了理赔专线,并按照家属就近就便原则,主动与家属进行线上或线下的沟通协商。
【已接送遇难者家属632人次到现场吊唁】 在“3·21”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航空安全监察专员、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表示,今天是“3·21”事故发生的第七天,指挥部在事发地搜救现场举行了哀悼活动,同时,应遇难旅客家属要求,组织部分旅客家属在搜救现场、殡仪馆等地以多种形式分散开展哀悼活动。截至3月27日12点,已累计分批接送遇难者家属632人次到现场吊唁,开展家属心理辅导1286人次、心理评估3947人次。
【累计为357位遇难者家属提供心理辅导】截至3月27日12时,心理援助队累计对357位遇难者家属开展了心理辅导,累计辅导1611人次。据了解,心理辅导队伍总共有99名心理专业人员,其中国家级专家5名,省级7名,地市级专家72名。一共分为12个工作队,分别入驻11个家属安置酒店和1个事发现场的祭拜点。
【对救援人员开展心理辅导】救援人员一直暴露于灾难现场和悲伤的情景中,加上过度疲劳,创伤情绪的卷入等因素,会使参与救援的人员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阴影和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救援人员也是心理受创伤的人员。截至目前,心理援助队已对432位工作人员开展心理辅导,累计开展心理辅导736人次。
【现场搜寻到飞机残骸及碎片33777件】民航局航空安全监察专员、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表示,截至3月27日12点,现场共搜寻到飞机残骸及碎片累计33777件,并通过走访寻找目击证人,在事发地以北8公里左右找到新的事故有关视频。
【将尽可能多地搜寻遇难者遗骸遗物】3月27日,消防救援人员共搜索面积约3000平方米,搜寻到部分遗体残骸、9件与遇难者身份相关的遗物和729块飞机残骸,洗消1228人次。将尽可能多地搜寻遇难者遗骸遗物,给遇难者一个交代,给他们的家人些许安慰。我们也会尽力收集飞机残骸,为后续事故调查提供支持。
【现场核心区消杀累计约2.3万平方米】截至3月27日12点,已累计完成核酸检测30823人次,酒店办公区消毒面积48.4万平方米,现场核心区消杀累计约2.3万平方米,核心区外围消杀累计4.73万平方米。
【事故现场周边的山体存在小范围滑坡的风险】对于事故现场附近山地是否可能出现滑坡,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回应:现场指挥部组织专家进行了勘查研判,认为事故现场周边的山体存在小范围滑坡的风险。因为事故核心区为山区,飞机撞击、连续降雨、挖掘作业对现场地质状况有一定影响。为防止山体滑坡带来次生灾害,保障事故现场人员安全,在事故现场周边山区布置了3个边坡雷达监测点,对周围山体进行监测。其中,2个监测点监测核心区两侧边坡体,主要用于保障核心区作业人员的安全;另外1个监测点监测进入核心区的主要通道所在边坡,用于保障进出核心区人员及现场执勤、卫勤人员安全。
第二个黑匣子的发现过程
记者从前方指挥部了解到,今日上午9时20分许,在撞击点东侧山坡坡面1.5米土层下,消防员发现一橙色罐体,经专家确认,是“3·21”飞行事故客机第二个黑匣子。
第二个黑匣子罐体较为完整目前,第二个黑匣子发现点已确定,位于撞击点正东偏南5度,距离撞击点40米,距地表深度1.5米。据总台记者介绍,被找到的第二个黑匣子罐体较为完整。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第二个黑匣子的发现位置与安装在它附近的紧急定位发射仪的发现位置较近。总台记者在搜寻现场介绍了第二个黑匣子的发现过程。
专家表示第二部黑匣子外部损坏程度和第一部差不多
3月27日上午,在找到第二个黑匣子的现场,专家表示,从外部来看,第二部黑匣子存储飞行数据的罐体和第一部的状态差不多,找到这个就至少有了硬件,可以回去下载检查黑匣子里面所存储的数据有没有损坏。
距离打开真相的大门还有多远、多久?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副教授郭庆解释称,第一部找到的语音记录器,通过译码可以还原驾驶舱内机组人员的对话,以及部分客舱的声音。尤其是飞行员、机组成员的声音幻音,对事件的真实还原将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而今日找到的第二部飞行数据记录器,则可以提供飞机失事前的飞行高度、速度等,以及失事过程中飞机遭遇到紧急情况时的状态,包括还原机组操作等内容。
据北青报,《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介绍,飞行数据记录器里的数据包括飞机的一些重要飞行参数,飞行员操作动作的记录,飞机主要控制面乃至油门的位置。驾驶舱语音记录器还会记录下飞行员和塔台的联络信息、驾驶舱的背景音等。王亚男认为,飞行数据记录仪在解读事故经过方面的价值大于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因为它能够提供的信息更加准确、直观,可以让我们还原机舱内最后驾驶员的操作和飞机的状态。比如可能话音记录仪记录下了驾驶员说:‘拉杆’,但最终是否拉杆了,并不好说。飞行数据记录仪则能记录下所有的操作,便于我们更准确地还原事故原因。”
找到黑匣子如何处理?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航空安全研究所所长兼中航协航安委总干事舒平表示,在事故现场找到黑匣子之后,首先要检查它的完好性,查看是否受到了严重的损伤。调查组一般会根据它受到的损伤情况来决定送往哪里,如果情况尚好,一般会将它送到政府指定的民航专业机构实验室进行译码分析;如果损伤情况较为严重,则需要先送到设备原制造厂进行恢复处理。此次失事的飞机装载的黑匣子是由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生产的。3月23日,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已被送往北京的民航专业机构进行译码。
3月23日,在广西梧州藤县MU5735航班坠机事故现场核心区,武警广西总队官兵找到两部黑匣子其中一部。新华社发(许东 摄)
民航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介绍,记录器数据下载通常会遇到三种情况:一是记录器完全不受损;二是记录器受损,但数据存储单元状态完好;三是记录器存储芯片受损。不同的情况,处理的方法也不同。
对于完全不受损的记录器,需先将记录器本体与专用下载设备及电源连接,再次确认连接无误后给记录器通电;通电后需使用专用下载设备进行数据下载,再用专用译码软件对下载成功的数据进行分析。如果记录器破损,无论是外观还是记录器电路板等部件受损,但是数据存储单元状态完好,那么数据下载需要先将数据存储单元从破损记录器上拆下,进行清理和检查后,取出存储芯片,检查存储芯片。若存储芯片外观完好,再将存储芯片安装到另一部完好的同型号记录器中,才能按照正常记录器数据下载步骤执行。
若发现记录器存储芯片受损,通常按照记录器生产厂家的建议,需将存储芯片返回记录器生产厂家进行芯片修复处理。
在之前的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曾介绍,第一部找到的驾驶舱话音记录器外观破损严重,但存储单元外观相对较为完好,但不能排除存储单元损坏的可能性,目前民航局的专业实验室一直在做数据修复和下载工作,何时能下载好还不确定。
《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坦言,如果黑匣子的存储单元损坏了,情况就会复杂很多,但一般还可以用技术手段对黑匣子进行修复,尽可能还原存储的数据。“这相当于一张纸上面写满了非常小的字,但这张纸现在被撕碎了,然后又从窗口抛到地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能找到所有的碎片的话,理论上你还能恢复大量的信息。但电子设备的储存和纸还不完全一样,碎裂的地方读取数据会更难。可能有一部分数据再也无法读取。”
“如果一个黑匣子难以读取信息或者最糟糕的情况,两个黑匣子都难以被读取的话。那就意味着事故的调查会蒙上巨大的阴影,这会极大地增加调查的难度。我们将需要更认真地研究现场的飞机残骸,但目前来看,不少残骸都很小,这也给调查带来了困难。除非我们能够在一些残骸上发现动力系统或控制系统在飞机失事之前就发生了某些故障。”王亚男举例说,此前2015年德国之翼航空公司航班坠机事件中,实际最后只获取了驾驶舱语音记录器的数据,但好在这个数据里记录了一名驾驶员被锁在驾驶舱外的录音,从而较有效地还原了事故的情况。
专家:空难调查非常复杂 公众要有耐心
舒平介绍,译码完成后,调查组会根据获取到的内容和数据,结合之前掌握的飞机整体运行过程以及调查经验,去做一个初步的判断。整个过程中最重要事就是找异常,一旦发现疑点,就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对疑点进行分析。
此外,单纯依靠数据是不够的,还要与事故现场调查人员密切联系,找到对应的实物证据去支撑。实物证据找到了之后,还需要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模拟分析实验,力图去复现相关的现象,从而最终得出相对完整、科学的结论。
两个黑匣子都找到了,是否代表可以还原事故真相?
目前有一些目击者回忆称,事故飞机是垂直撞向地面的,但也有一些目击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飞机并非垂直坠毁。对此,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副教授郭庆认为,此次发现的第二个黑匣子,也就是飞行数据记录器能够让我们真正准确地判断飞机失事前的状态,“目视可能会受到观察角度的影响,无法做到绝对准确,这次发现的黑匣子里记录了飞机在撞击地面前的各项数据,是最准确地飞机状态的记录,能够更有效地为我们还原事故的真相。”
“飞行数据记录仪FDR记录的数据则包括机舱仪表信息、控制和执行器位置、发动机工作状态、排气温度、燃油流量、飞机速度、高度、控制面位置和下降率等数据等找到黑匣子后,专家会通过数据译码提取、下载数据,并解码、译码,推演飞行事故演化过程。在难以确定事故原因时,甚至还需要做模拟分析实验,来确认故障原因。”张起淮说。张起淮介绍,飞机在在设计和生产的时候就想到了如果发生事故,空中很难有目击者,但是又需要还原当时的情况,特别是了解飞机的飞行状态、飞机的零部件、飞机的整体数据,这些对还原当时状况都非常重要,现在两个黑匣子找到了,除了对黑匣子进行分析,也会通过现场视频、搜寻到的零配件、仪表、罗盘等进行佐证,最后形成完整的分析,这样对事故原因的原因和定性就会准确很多。毕竟驾驶舱里什么情况,只有黑匣子可以记录下来”
两个黑匣子分析解读大概需要多久?
张起淮表示,下一步要看破损和数据还原情况,如果说数据能自己恢复,那么分析调查的时间就会快点,但如果破损严重,可能需要飞机的设计和生产厂家来帮助处理,这个时间就会相对慢一点,“具体的时间很难讲。”
此外,张起淮还表示,对飞机事故的报告也需要提交国际民航组织,这是因为一方面涉及到国外飞机生产商,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事故原因找到了,要相互交流,这对飞机的设计生产,对飞机的操作培训等都能进一步提高,最终也有利于将来的飞行安全。
张起淮表示,这一次搜救现场面对比较困难的现场环境,能这么快找到两个黑匣子、找到大的飞机部件,已经超过不少专业人士的预期,“下一步重点就是查找事故的原因,对空难的调查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公众要有耐心。”
郭庆也认为,相关机构一定会尽全力提取黑匣子中的数据,还原事故的真相。“此前国外的一起空难中,仅仅提取黑匣子中的数据就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事故的调查毕竟是一项非常科学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希望大家相信我们的专家,给他们时间和耐心,让他们找到事故的真相,这也是给遇难者一个交代。”
30天内将向国际民航组织递交初步调查报告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也就是《芝加哥公约》附件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的有关标准,初步报告应当在事发之日起30日内发送给有关国家和国际民航组织,应以国际民航组织工作语言发送,中文/英文都是ICAO的工作语言。中国民用航空规章《民用航空器事件调查规定》规定:民航局应当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国际民航组织递交初步调查报告。调查组将遵照上述国内规章和国际公约的要求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据北京商报,失事飞机由中国人保首席承保,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参与共保。据不完全统计,事故发生后,超50家险企启动应急预案。
各家保险公司应急机制的举措不尽相同。
但在具体措施层面,24小时受理报案、启动理赔绿色通道、主动排查客户出险信息、无保单办理赔、取消医院限制、提供人文关怀服务等已经成为快速理赔的“标配”,各家保险公司也在尽可能提高赔付效率。
资深精算师徐昱琛表示,保险公司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可以主动联系到遇难者家属,因事发突然,很多家属其实不知道遇难者生前购买了哪些保险、是否投保了航空意外险,此时就需要保险公司主动进行排查。
对于理赔周期,佘炳良表示,飞机失事后的保险理赔,少则几天多达数年。按照正常流程,保险公司需要先对事故定性,确定发生的事故是否在保单范围内,这需要等待民航局的事故调查报告。定性后再定损,确定损失有多少,根据损失情况确定赔付额。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总结表示,10多年来我国没有发生大的空难事故,但是从过去的空难赔偿来看,赔偿标准上升得非常快,2010年的伊春空难赔偿标准就达到了每人96万元。
因此,李文中预测表示,本次空难的航空公司赔偿标准可能要超过200万元每人。飞机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包括寿险)总的赔偿金额将达数亿元,甚至超过10亿元。
相关阅读>>遇难者头七祭|为机上人员默哀 坠机现场附近的心碎悼词;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
据新华社消息,经过6天全力搜救,“3·21”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26日晚确认,MU5735航班上人员已全部遇难。视频:MU5735航班救援记录
搜救人员向遇难飞机方向默哀3分钟27日14时许,MU5735遇难者集体哀悼活动开始,全场鸣笛,“3·21”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全体人员、事故现场搜救人员等面向遇难飞机方向肃穆而立,默哀三分钟,以此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思。(综合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中国民航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商报等)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MU5735航班搜救进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