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到民航资源网

聚焦航班过站节点保障,创新运行分析平台建设

 2021-12-17 17:22:41 来源:民航资源网 作者:通讯员刘炳南、贺洪兴  [投稿排行榜]

分享

           航班正常性是民航运输质量的集中体现,它不仅影响民航的国际竞争力,也影响民航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竞争力,更事关民航乘客的切身利益。航空公司作为民航业的重要主体,做好航班安全运行保障,对促进航班正常性至关重要。航班地面保障节点作为航班安全运行全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对优化航班保障作业流程,提高航班正点率具有重要作用。

      航班地面运行保障节点涉及清洁保障、货运准备、旅客登机、推车到位、靠廊桥、旅客下机、航食供应、关闭舱门、飞机推出等数十个节点。长期以来,国航重庆分公司上述保障工作主要依靠纸质文件、离散的电子文件记录,面对诸多管理难点:一是数据记录难,工作效率低;二是航班节点状态时效性强,人力监控难免有漏点,预测精准度不高;三是文件管理难,不利于规范化管控;四是统计分析难,数据价值利用率低。

           为解决以上痛点,国航重庆分公司成立了IT与业务的QC小组,聚焦航班过站节点运行保障工作,充分利用小组成员的业务经验积累以及IT技术,紧密贴合进港监控、过站保障和现场监察等业务需求,通过创新高质量的航班运行分析平台建设,实现了航班运行精细化管控,提升了分公司航班运行整体保障效率。

      1.精细化管控抢过站航班

      一是通过高频数据上载,记录“抢过站”航班清洁保障、货运准备、旅客登机、推车到位、靠廊桥、旅客下机、航食供应等各阶段的状态,供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实时查询,便捷一线需求迅速响应;二是通过全流程数据录入统计功能,完整地记录并展示“抢过站”航班数据记录,对各阶段保障单位用时进行比对考核,直观呈现航班各项指标正常率,实现精细化管控;三是通过系统综合分析,找到用时不正常(偏长)环节予以重点关注,提出并落实解决方案,辅助航前准备决策优化。 该小程序的成功上线,为相关生产保障单位的考核管控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解决了航班过站准备和保障工作无据可依的困境,极大地强化了“抢过站”业务准备工作的有效性,从而在保障环节上降低了航班延误的可能,提升了航班保障效率和航班正点率。

      2.标准化现场监察地面保障流程

      “现场监察”紧密贴合现场监察室的业务需求,主要涉及工作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三部分功能,兼具排班管理、监管记录、统计分析、绩效评价等多项功能。排班管理模块,管理员对监管员进行排班,规范化考勤管理;监管记录模块,班组长对抢过站、近机位首班、VVIP出港等重点保障航班制定监管计划,监管员在线记录保障单位到达、停机位、异常情况等航班监管信息,标准化监管流程;统计分析模块,多维度统计航班监管信息,使数据服务于业务;绩效评价模块,量化呈现监管成果,使考核管控有据可依。该小程序的正式上线,为现场监察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实现了监察业务流程的电子化和现场监察管理的规范化,加快了信息流通速度,让监察这个“触角”更灵敏、更有效,极大提高了航班监管水平,促进了现场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3.实时动态监控进港航班状态

      QC小组在实现了“抢过站”和“现场监察”功能后,进一步实时动态监控进港航班状态,挖掘生产指挥中心进港航班监控的业务需求,实施“抢进港”功能开发。该功能主要通过监控进港航班的重要运行节点状态,并结合历史航班数据信息,对关门晚、滑出晚、起飞晚等情况做出实时分级提示,并综合考虑机场、天气等因素,量化“抢过站”、“换飞机”等保障措施的决策标准,为后续抢过站指令提供数据支持。

      QC小组从保障航班出港正常性出发,聚焦航班过站节点运行保障工作,智能化监控前序航班运行状态,紧贴一线业务规则,通过整合“抢进港”、“抢过站”、“现场监察”的业务流程,创新一体化航班运行分析管理平台建设。该平台的应用,实现了“抢进港航班监控、抢过站航班保障和现场监察的智能化”,加快了信息流通,优化了保障流程,从而在保障环节上降低了航班延误的可能,切实提高了航班保障效率和航班正点率。

      平台上线至今,已成功保障抢过站航班1300+班,现场监察航班7000+班,抢进港航班1100+班。国航重庆分公司抢过站航班年正常率2019年为77.57%,2020年为82.11%,2021年(截止11月30日)为85%,稳步提高。

    1荐闻榜

    (供稿: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

    延伸阅读: 国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