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资源网2021年8月12日消息:随着2021年8月11日下午18点18分,东航最后一个航班从山东青岛流亭机场起飞,近40年的机场运行正式宣告结束。从当初的小航站,到如今国内重要的门户机场,流亭机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承载了东航技术山东机务人太多的回忆。在“一夜转场”运行的背后,有无数东航机务人默默的付出和支持。
动员部署精心准备,助力“一夜转场“顺利完成
面对转场环境复杂、运行风险未知等多重挑战,东航技术山东分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了决策领导小组、搬迁小组、应急小组等,并制定了详细的搬迁方案和计划,明确责任人,将责任进一步落实落细。
自运筹工作启动以来,东航技术山东分公司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率先组织分公司各部门近百名员工,先后20余次赴胶东机场,提前搬迁航材8200余箱、工装设备4200余箱、各类梯架110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航线维修、生产准备及控制、风险管理、生产保障等综合测试。全力提升员工对新环境的熟悉度和业务流程的掌握度,全方位地检验了分公司各部门之间协调沟通、协作决策以及处置复杂问题和突发性问题的能力,验证了多项风险控制方案的有效性,为保障“一夜转场”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助力“首航”平稳运行
8月12日,随着东航MU9980航班顺利起飞,正式开启了中国东航服务青岛及鲁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航事业的新篇章。作为胶东国际机场东航首班航班的放行人员,宋航表示作为青岛机场转场这一重大事件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感觉无比的激动和自豪,将尽自己最大能力保障胶东国际机场顺利运行。
为积极做好胶东国际机场首航的工作保障,东航技术山东分公司提前谋划、精密部署,组织了各类综合演练、周演练、日演练和应急演练共20余次,相继完成了各项压力测试考核,涉及维修人员500余人次,精确掌握胶东国际机场运行特点,全面排查运行风险和潜在隐患,制定并发布了《新机场运行风险管控措施》、《胶东机场首航保障工作方案》风险提示,确保东航飞机安全运行。
打造东航新机务区,助力分公司高质量发展
东航新机务区于2018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2021年3月完成行业验收。机务区建筑面积共38950平方米,可同时停放4架A320系列飞机,或停放1架空客A330或波音B777宽体机型。各作业划分区域更加科学,设施设备更加先进,维修保障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作为山东首座4F级国际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是中国民航局首批“四型机场”示范项目。2021年夏秋航季,东航及旗下公司在青岛拥有60余条航线,每天进出港航班累计98班,东航技术山东分公司将全力保障航班平稳运行。同时,东航技术在青岛地区具有A320/319/32128700FC、548OOFH定检维修能力,产能为1.5条C检线。按照产能布局,新机库将可实现两条飞机C检线同时运行,后续还将增加A330系列宽体机的定检维修能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追梦胶东,梦想启航”。青岛是东航“四梁八柱”航网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随着胶东机场正式投运,东航技术山东分公司将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响应东北亚国际枢纽建设规划,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凝心聚力,全力投入到东航技术打造“世界一流,亚太领先的MRO企业”的生动实践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