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到民航资源网

从逆境到逆进 2020年我国民航运输市场发展回顾

 2021-02-26 09:36:15 来源:国际航空运输 作者:朱诺  [投稿排行榜]

[摘要] 2020年初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民航全行业按照“认真、科学、冷静”的原则,明确了“保安全运行、保应急运输、保风险可控、保精细施策”的防控工作要求,准确把握疫情形势变化,科学决策、创造性应对,因时因势精准施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安全发展。在疫情大考中,中国民航经受了严峻考验,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民航业作为疫情防控的最前沿防线,全民航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认真落实“四保”政策和“三防”要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促进复工复产。一年来,全行业逆行而上,打满全场,为取得防疫斗争重大胜利创造了良好的运行环境,多次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一、我国整体运输市场情况

      (一)全球航空业受新冠疫情冲击较大

      2020年本是全球经济逐步转暖的转折年,航空运输业大发展的关键年。但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导致了一场全范围的交通运输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为了遏制病毒传播,实施了旅行限制和航班暂停。在3月下旬许多国家实施了封锁之后,航空业在4月份陷入了停顿状态,对全球经济、贸易和物流造成了巨大的损害。ACI 最新预测:到2020年底,这场危机将使旅客量减少超过60亿(与新冠疫情之前对2020年的预测相比),全球客运量下降64.2%。欧洲和中东是受影响最严重的两个地区,与预测的基线相比下降幅度超过70%。亚太地区在遭受第一次疫情打击后,比其他地区更早、更快地开始恢复,预计2020年将以59.2%的降幅结束,这是唯一一个降幅低于60%的地区,该地区主要受中国等国家国内市场带动复苏。

      图1 2020年全球航空市场变化情况(数据来源:ICAO)

      (二)我国民航整体恢复趋势向好

      图2 2011-2020年我国运输周转量发展变化(数据来源:民航局、CIRIUM)

      从整体市场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已经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二位,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与日俱增。但本次疫情对我国民航业冲击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航空业务的短中期冲击及对机场持续运营安全的管理压力上,但不改变航空业务的长期增长趋势。由于我国疫情防控措施得力有效,中国民航在全球率先触底反弹,成为全球恢复最快、运行最好的航空市场。2020年,我国航空运输周转量为780多亿吨公里,同比下降约39%。

      图3 2020年1-12月我国航空运输量变化(数据来源:民航局、CIRIUM)

      从2020年1-12月的运输量情况来看,目前我国民航市场整体恢复情况较好,呈现明显的“√”型增长,截至到2020年底已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的6-7成左右。运输量月份的同比增速逐步减少,9、10两个月份基本恢复了去年同期的九成左右。平均客座率维持在73%左右,与去年同期减少了约10个百分点。

      (三)各地区恢复情况参差不齐

      从各地区的吞吐量发展情况来看(或各地区的恢复情况),随着我国疫情控制的效应较为明显,机场旅客吞吐量恢复情况相对较好。其中,西南地区恢复情况是七大区域中最好的(恢复约同期的75%左右),西北地区由于受持续疫情的影响较小,因此仅次于西南地区的增幅。新疆、华北、东北恢复情况仍不到六成,尤其是北京地区的疫情反复,新疆输入型病例的持续存在,东北地区疫情的集中爆发,使得上述几个地区恢复情况较慢。

      图4 2020年各地区旅客吞吐量恢复情况(数据来源:民航局,IATA)

      图5 2020年各省份旅客业务量恢复情况(数据来源:IATA、CIRIUM)

      从各省旅客吞吐量来看,2020年,广东省的吞吐量最高(约1亿人次),同比增速为-35.03%;上海、北京、浙江、四川和云南等省份吞吐量约在5000万人次左右,其中上海、北京增速分别为-49.39%和-53.23%,其他三省增速约在-25%左右;西藏、青海是恢复最好的两个省份,增速分别为-10.36%、-16.95%。

    二、我国国际运输市场情况

      (一)我国国际航空运输市场受疫情影响较大

      图6 2011-2020年旅客国内和国际运输量(数据来源:民航局、CIRIUM)

      随着中国民航“国内放开、国际开放”的航空运输战略的不断推进,中国民航与世界联系更加紧密,对全球民航影响更大。在此背景下,自世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状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后,为降低输入性风险,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七十多个国家宣布了不同程度的入境限制性措施,达美、英航等全球64家航空公司取消或部分取消了至中国的航班,使得我国国际市场运输量下降较快。2020年,国际市场运输量为950万人次,同比增速为-87%左右。

      (二)国际运输政策出台对于稳定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自疫情以来,我国采取动态实施“五个一”、“一国一策”、“航班熔断与奖励”、第一入境点方式分流等措施,织密航空口岸联防联控网络,最大限度遏制了境外疫情输入性风险;采取“客改货”等措施,快速提升国际航空货运能力,支持我国国际供应链保通保运保供;积极参与国际民航组织疫情防控和恢复运行多边合作,为全球民航携手做好疫情防控和行业恢复发展贡献力量。截至2020年,我国已与128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双边航空运输协定,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00个,与64个国家151个城市保持定期客货运通航。

      图7 2020年我国国际市场通航情况(数据来源:民航局工作报告、CIRIUM)

    三、我国货运运输市场情况

      (一)整体发展势头较好

      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国际客运航班量锐减,腹舱带货能力大幅下降。为此,民航局果断采取了包括鼓励“客改货”、开辟国内外货机“绿色通道”、提供政府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迅速扭转了“进不来、出不去”的问题,航空货运价格逐渐回落到正常区间,航空货运市场基本实现供需平衡。2020年全年,全行业共完成货邮运输量670多万吨,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9.8%;其中国际航线完成货邮运输量223万吨,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2.2%。

      图8 2020年1-12月航空货运量统计(数据来源:IATA、CIRIUM)

      (二)疫情期间贡献突出

      航空物流企业疫情以来在“保通保供保畅”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一是承担了大量防疫物资运输任务,全行业2020年共保障航班900万架次,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78%左右,为防疫物资运输(腹舱和全货机)提供了较好的支持。二是努力服务“复工复产”。除防疫物资外,进出口物资和原材料运输也有力保障了我国进出口生产企业的复工复产。同时,航空企业也通过“客改货”等方式,一方面缓解了货运运力紧张压力,另一方面也成为减轻自身经营压力、迅速恢复经营能力的重要支撑手段。以东航为例,东航物流投放市场的全货机、“客改货”等各类国际货运航班数,已经达到每周240多班,同比去年同期的航班数几乎翻了一番,有力支持了世界各国疫情防控的守望相助和中国企业的复工复产。

      图9 2020年主要航司货运量份额(数据来源:IATA、CIRIUM)

      (三)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作为民航业与区域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重要载体,临空经济区集聚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依托航空枢纽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通过航空物流,汇聚全球主要物流集运商、国际大型货代巨头和高端制造企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

      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批复包括郑州、北京新机场、青岛、重庆、广州、上海虹桥、成都等17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这对于促进民航业发展、优化我国经济发展格局、全方位深化对外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一些内陆省会城市、直辖市而言,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使得这些城市由内陆变成了对外开放的高地,推动很多相关产业迅速做大做强(如高新技术、医药制造、冷链等),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挖掘内需增长潜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将成为内陆地区“弯道超车”的重要功能依托。

      原文刊载于《空运商务》2021年第1期

      作者简介:朱诺,中国民用航空局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工学博士。航科院航空运输研究所特聘专家。

    0荐闻榜

    国际航空运输,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