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上好,四川8344,高度113保持,应答机5613。”
“四川8344,乌鲁木齐雷达看到了,飞行辛苦了,欢迎回家。”
10月13日,3U8344航班飞入了乌鲁木齐管制区,脚下积雪的山脉绵延不绝,落日的余晖将山脊勾勒出金边。伴随着星星的出现,城市的灯火在大地上缓缓蔓延。这趟有些特殊的航班是由成都调机兰州,再由兰州往返尼亚美,中间经停乌鲁木齐和开罗,飞行时间超过32小时,从遥远的非洲腹地接回了277位旅客。
在航班任务的前一周,川航飞行部飞行四大队副大队长刘鹏与中队长陈安桃已经带领大家做了细致的准备。这次执行航班的飞行机组有8人,可谓“史上最大班”。
“这次飞行比较特殊,飞行时间长,涉及特殊地区,通讯复杂,尼亚美机场保障条件有限,防疫工作严峻。”刘鹏给大家指出。
“特别是在航路需要绕飞天气时,一定要清楚飞机的位置与国境线,避免在没有提前联系的情况下进入他国领空。”陈安桃补充道。
10月12日13:25,飞机准点从兰州机场起飞,航路天气不错,大家按照计划分组轮班执勤。“现在我们高度380,频率126.0长守,目的地机场与备降场天气都是适航的。”
13日凌晨00:20,机组换班交接,一切正常。
05:11,飞机顺利降落在尼日尔尼亚美机场。副驾驶朱韬进行外部绕机检查与收油工作,半个小时的时间,防护服已经湿透。“非洲的天气果然非同一般啊!”他一边给衣服拧水一边打趣道。
14日凌晨00:12,飞机平稳降落在兰州机场。旅客下机的时候,不断向驾驶舱挥手,这也是这个职业最让人自豪的时候。
“你们飞得太好了,落地的时候,全部旅客都在鼓掌,下机的时候都在给我们说谢谢,真的很感动。”主任乘务长后来对我们说道。
国外疫情严重,每一班的飞行,都牵动着整个家庭的心。每当收到通知,所有机组核酸检测为阴性时,我们如释重负,相视一笑,然后向家人报一个平安。
世界再大,川航接你们回家。
(供稿: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