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到民航资源网

改革助力 双流全力打造中国航空经济之都

 2020-09-12 10:20:56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党鹏  [投稿排行榜]

      “未来将聚集互联网服务、智能物流服务、智能物流研发设计及装配类企业50余家,打造成为德邦快递在全国首个智慧化、数字化、自动化产业园区。”9月8日,位于成都双流区航空港的德邦西南总部基地开工,新的产业链已然可期。

      依托商务航线打造区域性航空物流集散中心正是双流区打造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重要产业集群之一,目前已聚集DHL、UPS、圆通、顺丰等全球100强和全国10强物流企业13家,逐渐形成了运输、仓储、配送、供应链管理为支撑的全链条产业链。此外,还包括发展航空运营服务、航空维修、航空金融、跨境贸易和航空总部等五大产业集群。

      “通过自贸区的三年改革,为双流区推动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建设的提速和发展,探索了新路径。”成都双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将全面增强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发展动能。

      日前发布的《2020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投资评估报告》显示,成都市双流区不断深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致力于打造新时代“企业最容易做生意的地方”的创新实践备受关注,被评为“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县(市、区)”。

      从自贸区到全域改革开放

      用时2天,成都紫光国芯存储科技有限公司便在双流自贸试验区完成核名、企业设立、税务登记、刻章备案。这得益于双流自贸试验区依托空港自贸企业服务中心在全国首创的“四个转变”政务改革得以顺利实施。

      “四个转变”这一创新模式来源于双流自贸区改革探索成果。作为四川省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7年4月1日正式建设启动,3年过去,双流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完成287项改革试验任务,累计形成特色创新案例87个,其中在全国全省全市有重要影响案例20余个。

      “比如由我区率先实施的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使项目开工前报建办理时间由197天缩短为60天,大大提高了项目建设效率和投产进度。”双流自贸区制度创新部负责人熊雄介绍,该模式随即向成都其他地区复制推广,最后纳入全省复制推广。

      熊雄表示,在完成三年改革任务之后,虽然没有新的改革任务,但是自贸区改革的惯性和主动性仍然驱使他们进行“自主改革”,随后共计68项新的改革任务全方位提升和完善。

      这样的节奏,不仅推动着自贸区的改革试验,更是推动着双流区全域的改革开放。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双流辖区内的航空经济区、成都芯谷、天府国际生物城3大产业功能区引进澳康达西南中心等上亿元项目30个,总投资319.6亿元。新增新经济企业1213家、完成目标进度的168.7%,凸显出双流的城市韧性与经济活力。

      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维星表示,成都优越的地理条件,为带动企业稳步前进提供了绝佳的交通条件,德邦将借此机会继续在西南深耕发展;双流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德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德邦将加快项目建设速度,保障项目尽快落成,产生效益;积极迁移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到成都发展,助力双流建设中国航空经济之都。

      从“企业咖啡时”到“企业最容易做生意的地方”。今年8月21日,深圳,来自成都市双流区的一杯浓香咖啡吸引了海内外行业实力企业及华为生态合作伙伴20余家企业参加。

      和常规的招商推介会不同,这是双流区“企业咖啡时”活动首次以重大产业化项目——华为(成都)物联网云创新中心为主角,面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举办的专题招商推介活动,此举也是该区围绕头部企业和补链强链项目主动“叩门招商”,从而助推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产业发展。

      记者注意到, 2018年9月,双流区制定了《成都市双流区“企业咖啡时”行动方案》。“企业咖啡时”活动采用“1+N”方式开展,“1”即每月1个主活动,“N”即N个系列子活动,包含了区长接待日、热点研判、企业推介、企业资源发布对接等8种形式。今年7月,企业咖啡时首次出川,先后奔赴广东、上海等地,吸引了当地政府与商务人士的关注。

      统计显示,2018年9月~2020年8月,“企业咖啡时”活动共开展262次(主活动24次,子活动238次),收集企业诉求共计5171件,办结率99.64%,满意率97.54%。

      这只是双流区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侧影。双流区以打造新时代“企业最容易做生意的地方”这一目标,在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249条改革措施基础上,学习北京、南湖、桐庐等地经验做法,在今年初形成277条具有双流特色的营商环境2.0政策。目前,经过简政放权、流程再造、创新服务等全面系统性改革,营商环境2.0政策取得了明显进展,各项指标不断优化,全区营商环境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标尺,以国际通行规则为标杆的3.0政策即将在本月出台。

      为推动实现“窗口办事”到“网上办事”再升级为“掌上办事”,双流区通过“营商通”APP的推广应用,申请人仅需一部手机或移动终端即可在2.5小时内自助完成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营业执照登记、公章刻制备案、涉税事项填报、银行开户预约等企业开办手续;在四川省首推双流服务“一码通”“一册通”,打造智慧政务服务新模式,在线上、线下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

      此外,双流区还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线上、线下“勘验工作法”等创新机制。

      “通过这样的变革,构建与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相匹配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从而打造出一个新时代企业最容易做生意的地方。”双流区负责人表示,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战略定位,研究和推动国际营商环境怎么打造,供应链怎么完善,产业链怎么完善,对企业的扶持政策该怎么做等等, 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深切感受到双流在政务改革方面的变化,感受到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变化,感受到双流市民日益提升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西南民族学管理学院教授刘德昌表示,由于学校所在地位于双流区,因此他就多了一份观察和了解,“这样的变化和创新,一方面得益于自贸区、航空港带来的倒逼效应;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改革的主动性,这将是建设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有力保障。”

      从航空港到中国航空经济之都

      统计资料显示,双流率先在全国出台“航空经济8条”等政策,支持货运航线开辟、航司“客改货”和口岸贸易恢复业务,1~6月份机场旅客吞吐量全国第一,5月、6月机场飞机起降架次全球第一;生物制品口岸、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完成首单投运,机场进出口货值2171亿元、占全省60%。

      显然,这样的数据让双流航空港具有着优越的资源禀赋。基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即将开通,成都“一市两场”时代即将到来,日前举行的双流区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上提出,将推动双流国际机场向“客货并举”转变、向系统布局功能场景转变、向精品都市机场转变,走出一条与天府国际机场错位协同、共荣发展的新路子,助力成都构建泛欧泛亚国际大通道。

      由此,围绕高质量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双流将大力发展航空运营服务、航空维修、航空物流、航空金融、跨境贸易和航空总部六大产业集群。

      这样的产业集群,得益于自贸区改革试验带来的硕果:双流成功攻克“租赁飞机不能实际入保税区、综保区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引进设立SPV公司”三大难题,落地飞机(空客A330)首单租赁填补了四川省空白;率先在全国获批“境内外保税维修试点”,率先在全国提出并力推“综保区保税维修批区域”重大改革,推动航空维修产业高质量发展;设立全国首个低空空域协同运行中心;在全国率先实施“跨境空铁联运”一单制改革等等。

      不仅如此,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计,2020年航空公司客运收入将减少3140亿美元,同比下降55%。但总体上看,全球航空运输市场仍处于较快增长空间。据空客全球市场预测,未来20年全球航空客运量年均增长5%左右,国内将需要约8000架新飞机、价值约1.3万亿美元,同时需要价值1.6万亿美元航空服务,航空市场潜力巨大。

      为此,双流区提出制定未来3~5年航空经济发展目标、规划和实施路径,聚焦空客、中国商飞等头部企业,开展产业链生态圈专业招商选资,打造全国航空制造业和航空服务业核心城市。

      “双流正处于‘城市的机场’向‘机场的城市’转变阶段,我们要坚持‘人城产’深度融合,以枢纽为链接推动航空资源要素高度集成。” 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航空资源转化为与之相匹配的适航产业体系和航空都市形态。”

      为此,双流区提出了新的目标——新时代“企业最容易做生意的地方”“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长最快的地方”“干部人才心齐气顺勇争一流的地方”。具体到经济指标上,到2025年,基本建成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400亿元;到2030年,全面建成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地区生产总值确保翻一番、达到2000亿元。

      “从航空港,到自贸区改革试验,到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双流区探索出了一条以航空经济谋城、营城的新路径。”刘德昌教授表示,由此提升了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为城市发展赋予了新动能。

    1荐闻榜

    中国经营网, )

    航空枢纽 专题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