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资源网2020年5月12日消息:在开展“三个敬畏”专题教育活动中,笔者认为要做好“四个深度融入”,在全公司厚植安全管理的人文思想基础,助力公司持续安全。
将“三个敬畏”深度融入常态化安全教育。敬畏生命体现了民航业的价值追求、敬畏规章体现了民航业的运行规律、敬畏职责体现了民航人的职业操守。这既是对行业安全特点的深刻概括,也是对民航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要让“三个敬畏”安全教育成为常态,使之成为新入职员工的“岗前第一课”;成为担任安全管理岗位人员的“任前必修课”;成为员工从事一段时间安全工作后的“充电复习课”;更应成为员工发生不安全事件后的“思想补习课”,真正做到“以行业发展凝聚价值认同、以使命初心呼唤责任担当、以规章标准塑造职业形象”。
将“三个敬畏”深度融入安全作风建设。抓安全作风建设重在虚功实做,首先解决思想认识不到位问题,再将安全作风建设融入运行全过程,出实招,发实功,求实效。安全作风建设既要防止有的问题停停整整、反反复复,久治不除拖成“慢性病”;更要防止视而不见、放任不管,日积月累带来“并发症”,要从思想认识、规章标准、行为准则、违章惩戒等方面系统施策,比如:可以将安全作风建设作为公司每年安全管理的主题之一;每年开展历史典型案例回顾反思;推行“红皮本”制度,设立“红黑榜”,开展负面行为清单梳理;明确安全作风问题处理规定等,将安全作风变成一件件鲜活的案例、一条条明确的要求、一把把威严的戒尺。
将“三个敬畏”深度融入安全规章制度建设。一方面要将“三个敬畏”承载的价值内涵作为编写、学习、运用规章的思想原动力,使安全管理各类规章、制度、手册无不体现着敬畏生命的高尚情怀、敬畏规章的专业精神、敬畏职责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要围绕“三个敬畏”深刻解读和践行规章,避免说教方法造成填充漫灌、学用脱节的弊端,做到“以案释法”,将事故危害讲清楚,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意识;做到“以理析法”,将规章条文背后的原理、逻辑、依据讲清楚,引导员工树立科学的规章标准意识;做到“以情寓法”,将规章标准的指导性与运行环境的复杂性讲清楚,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职责使命意识,对规章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这样才能遇事不慌、遇扰不乱、处变不惊。
将“三个敬畏”深度融入安全文化体系建设。“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好的安全理念和方法只有上升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才能历久弥新。要将“快乐工作、安全幸福”的南航安全文化与“三个敬畏”相结合,使尊重生命、持续安全作为南航最闪亮的名片。安全是最大的效益、最好的服务;要将严格的奖惩文化与“三个敬畏”相结合,既要发现、树立、表彰安全先进个人和典型事迹;也要将故意犯错和无心做错、技术问题和作风问题区分开来,不搞定性主观化、处理随意化、问责扩大化;更要对恶意违章、明知故犯、逾越红线底线的行为严肃惩戒;要将当代民航精神与“三个敬畏”相结合,将“三个敬畏”植入当代民航精神的血液,使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在全行业蔚然成风。
(供稿: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党委工作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