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新舟700飞机EWIS设计团队 来源:新洲领航
2007年12月10日,FAR25-123修正案中正式提出了电气线路互联(EWIS)系统的概念,第一次将EWIS单独列为一个分部系统,是系统级别理念得以深化的一次里程碑事件。EWIS受到了包括中国民航局在内的各国适航当局的高度重视。作为飞机的线缆系统,它为全机25个功能系统提供电源和信号通信链路,其重要性就好比人的“神经脉络”,通过协调系统间功能为整机输送能量。
在新舟700研发过程中,一个由20名电气专业、12名航电专业、4名结构专业以及3名其他专业人员组成的EWIS设计团队应运而生。他们主责全机的线束敷设,编制线束加工规范,设计原理接线图,并承担了412个模块的设计工作和相关技术协调工作。
EWIS的设计工作品质很大程度上关系了整机的性能、成本和安全性等。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多学科、多专业间的协调和合作,更要注重不同部门间的联动作用,考虑上千种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他们急需一种优化协调可持续的设计方案。多方压力和困难的驱使下,新舟700飞机EWIS设计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勇做“以我为主、舍我其谁”的主人翁,探究研制道路上的多种可能性,为新舟700如期首飞争分夺秒。
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专业能力
团队建设的第一步,总是人员配置的问题。EWIS团队通过优化中心内资源配置,提升人员专业能力。他们无惧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挑战,用团结而专业配置科学的人员结构,当做团队建设凝聚力量的定心石。
完善设计流程 加强体系建设
在EWIS设计的起跑线上,组长马素钊说:“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和学习态度,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专业领域内,都起到了精神支柱的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EWIS设计工作也不例外。为了提高团队的整体专业技术能力和知识储备,高效率、有质量的完成工作任务,马素钊和团员们快速和熟练地掌握二维和三维绘图软件,进行图纸的绘制。在每个人能力和作用的充分发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团队在科学管理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设计流程,加强体系建设,提高统筹安排和并行工作的能力。通过对CATIA、CHS二维制图软件的学习研究,以及与总体、IT、构型等专业的交流,他们找到了适合新舟700飞机EWIS线束图的绘制方法,并将其进行优化,编制出二维三维绘图软件操作手册,结合手册内容对其他同事进行操作培训,共同探讨交流进步。
勇于自我牺牲 兑现首飞承诺
EWIS系统发图过程中,平凡的人,有不平凡的态度和故事。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成员们牺牲节假日加班加点,特别是团队中的女同志,身兼多种角色,承担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奋战在发图一线;而组长马素钊也曾在发图的紧要关头连续工作2天2夜,就是要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兑现誓保新舟700首飞的承诺。
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奋战,他们出色地完成了全机系统连线图、敷设图和线束图的设计以及101架机测试改装等400多个模块的发图工作,实现了预定目标。而EWIS设计团队会继续以坚定的信念和主人翁姿态,将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下一步的试制跟产工作中,为实现2020年首飞目标坚定前进。
(新舟领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