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资源网2020年3月7日消息:作为中国航油第一批获准复工的安徽芜宣机场供油工程,面临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严峻挑战。安徽分公司进一步落实集团公司疫情防控视频会议精神,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设,在坚决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科学有序地组织各参建单位复工复产,打出多套“硬核”组合拳,按下供油工程建设“快进键”。
“防疫在先,合规复工”——战疫生产两不误
1月30日,按照上级公司“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的工作指示,总经理付强对芜宣机场供油工程项目管理部强调了“防疫在先,合规复工”的必要性,要求项目管理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认真执行中国航油、地方政府、民航局复工复产报批报备手续。芜宣项目管理部认真落实中国航油4级公司、芜湖市3级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结合各项防疫管控要求,选取最大“公约数”,精心编写实战应用的防疫方案、复工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利用视频会议组织各参建单位进行应急处置沙盘推演和防疫知识培训,调度一切资源进行防疫物质采购等准备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各项复工准备工作完成后,芜宣机场供油工程获得中国航油和芜湖市地方政府首批复工批准。
供油工程三标段原定于2020年2月12日开标,因疫情原因推迟至2月28日,成为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复工后的第一个开标项目。按照芜湖市招标中心开标要求,疫情期间开标代表和评标代表必须是芜湖市或返芜隔离14天合格人员。原批复的招标代表尚处于返芜隔离期,开标代表也不符合要求。为保证工期,避免流标,总经理付强果断决策,与芜宣机场公司董事长孙跃进协调,委派芜宣机场招标主管杨刚同志担任评标代表,供油工程项目管理部荚德翔同志担任开标代表。同时,为保证相关原件盖章生效,付强安排分公司可靠人员护送公章至芜湖市交易中心,使得开评标工作圆满完成,投标公示无异议。
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织密疫情防控网
芜宣机场供油工程参建单位共有9家,全员复工人数约90人。面对复杂局面,如何做到“科学防控”是个巨大的挑战。项目管理部在上级基建部门的指导下,详细调研芜宣机场施工进度和复工计划,制定出“先二后一等三”的复工部署,即先进行二标段(油库)复工,一标段(机坪管线)根据机坪道面浇筑时间节点延后复工,三标段(办公楼)等开工。
先行复工的油库标段,返芜人员约50人,主要来自四川、河北与北京地区。为从源头上把控人员信息,项目管理部制定了“一人一档”审查程序,即筛查每个返芜人员的户籍地、居住地、假期接触史、返程交通方式、背景调查表、签署承诺书等,建立返芜个人向所在单位承诺,单位向供油工程部承诺,供油工程部向芜湖县防疫指挥部承诺的联保机制。
为减少返程中的交叉感染风险,减轻返岗人员负担,体现中国航油“以人为本”的企业担当,供油工程部全员3人第一时间到岗,对参建单位所有返岗人员抵芜后实行专车接送,对集中从一个地区返岗的,周密组织包车返芜,工程部专车从高速下口接驳。
疫情期间实行全面封闭管理。因项目部管理人员极少,为确保管控及时有效,项目部打破常规,执行领导带班负责制,即工程部、监理部、HSE部及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成值班领导,每天负责所有上工人员组队带进带出、测量体温、监督消毒、检查和发放口罩、监督错峰分餐、防疫卫生等工作。值班领导对当天防疫和生产工作负全责,并接受其他非值班领导集体监督。
“站出来、冲上去、扛起来”——芜宣支部在行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以来,芜宣供油工程临时党支部全员3人,在安徽分公司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始终冲在防疫复工的第一线,支部负责人张文要同志担当起复工的所有统筹准备、手续报批、人员调度和制度落实工作,倪世旺同志担当起返芜人员接驳、防疫巡查巡检等工作,芜湖市优秀党员杨刚同志作为芜宣机场复工返岗第一人登上央视新闻。“国之有难,匹夫担当”,在困难面前、关键时刻,芜宣供油工程临时党支部及时召开复工人员动员大会,宣讲政策、提振士气,并要求支部党员在日常生产、防疫、生活中敢于“站出来、冲上去、扛起来”,坚守党员本色,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疫情、连续阴雨造成的油库积水内涝、芜宣机场2020年建成投产的紧迫任务等重重困难,芜宣机场供油工程全体将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分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工程建设攻坚战,把疫情耽误的时间夺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抢回来,确保供油工程保质保量如期完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