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到民航资源网

海航“大戏”接近终局:地方政府介入 变身国资倒计时

 2020-02-29 21:00:53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王潇雨 黄兴利  [投稿排行榜]

      距离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航集团”)未来命运的诸多传言沉渣泛起一周多之后,事情开始变得越来越清晰。

      海航集团官方于2月29日发布了一则消息,表示“自2017年末爆发流动性风险以来,在各方支持下,海航集团积极开展‘自救’,但未能彻底化解风险。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流动性风险有加剧趋势。”因此“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派出专业人员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联合工作组将全面协助、全力推进本集团风险处置工作。”

      海航集团在公告中表示,此次海南省政府介入是“应本集团请求”,目的是为了“为有效化解风险,维护各方利益”

      这也是由债权人牵头组成的联合工作组于2018年进驻海航集团以来,再一次有重量级工作组进驻。海航集团方面透露,联合工作组组长由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刚担任,常务副组长由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任清华担任,副组长分别由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副局长李双臣、国家开发银行信贷管理局副局长程功担任。

      海航集团官网也在29日发布了一则董事会成员调整公告,公告表示“根据工作需要,经2020年2月28日集团股东会、2月29日集团董事会审议通过,改选了部分董事。改选后的董事七名,分别为:陈峰、顾刚、李先华、谭向东、任清华、陈晓峰、何家福。选举陈峰担任董事长、顾刚担任执行董事长、李先华担任副董事长。同时,董事会决定分别聘任谭向东担任公司CEO(首席执行官)、任清华担任公司联席CEO(首席执行官)。”

      如果说此前主要由金融机构组成的工作组是为了帮助海航集团在资产处置方面进行监督和推进工作的话,那么此次由地方政府牵头、民航主管部门以及主要债权人组成的工作组显然是在为已经前后耗时两年多但仍悬而未决的海航集团债务危机寻找到一个最终的处置方案。

      据一位接近海航集团的人士2月29日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最终的方案应该跟此前商定的出入不大,包括海南省政府将接管海航集团目前核心资产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航控股”),目前海南省国资委通过旗下企业仍然是海航控股的实际控制人,陈峰为代表的海航集团高层也通过多个平台控制着海航控股的剩余的大部分股权,并且一直以来掌控着这家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

      而有接近海航集团方面的消息表明,地方政府牵头组成工作组的进驻,实际上也代表着海航集团现有管理层已经将这部分资产彻底交出,“根据目前商定的结果,以陈峰为代表的公司管理层将只保留少数股权,可能会在公司保留象征性的高层职位,从而彻底将海航控股转变为一家地方国资航空公司。”

      对于总规模超过7000亿的债务黑洞,多位相关消息人士透露的信息表明,债权人也已经同意债转股,但“今后将聚焦航空主业,与之无关的资产仍会寻求处置以降低债务规模。”但也有消息显示,海航集团此前所收购的不分海外资产可能也在海南省政府关注的目标之内,但也都是与航空主业密切关联的上下游产业。

      “虽然今年的疫情对航空业造成比较大的打击,但长远来看航空运输业仍然会是一个能够稳定持久发展的行业,并且会带来持续大量的现金流,特别是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定位非常契合,因此在‘一身轻’之后未来发展还是可期的。”一位此前曾经在海航集团供职的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能够迅速使得僵持已久的海航集团债务问题处置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对于航空公司现金流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得本来就已经捉襟见肘的“海航系”航空公司面临的处境更为凶险。

      来自多家在线旅游服务平台方面的消息表明,“海航系”航司从2月10日开始就不向这些平台支付机票的退票款,导致平台无法按照中国民用航空局的相关退改签规定将退款返还给在消费者,引发了一系列的投诉和纠纷。

      实际上,对“海航系”航司而言,本来在疫情爆发前就已经在资金问题上接连“暴雷”,比如拖欠航油费用一度面临断油威胁,拖欠租赁公司飞机租金导致飞机在海外被扣留,甚至员工工资、合作伙伴货款等问题两年来导致“四处漏风”。

      而“新冠”导致现金流枯竭恐怕也是海航集团不得不最终承认“未能彻底化解风险”的最后一击。以海航集团旗下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航企海南航空为例,根据本报记者拿到的一份生产统计数据,自2月5日之后航班客座率就没有超过10%,单日收入今年最高点的超过1.4亿元迅速滑落至最低点的不到600万元。

    10荐闻榜

    《华夏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