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到民航资源网

呼和浩特机场迎来能源管理“智能化”时代

 2019-01-16 14:31:45 来源:民航资源网 作者:陈飞 富小军  [投稿排行榜]

分享

      民航资源网2019年1月16日消息:2018年12月27日,呼和浩特机场智能远程抄表系统建设工程提前完工并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这标志着呼和浩特机场能源数据管理系统通过专业审核,正式投入运行,呼和浩特机场将迎来能源管理的“智能化”时代。

      攻坚克难  全力以赴保障工程进度

      呼和浩特机场智能远程抄表系统建设工程作为呼和浩特机场2018年“节能减排攻坚战”的重点建设项目,工程主要包括智能远程抄表系统平台的组建及机房装修改造、99块电力仪表、70块水表、5块暖表的改造和原机场电力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工程于2018年11月22日正式开工,按照呼和浩特机场三大攻坚战的精神要求,工程必须于2018年12月31日前完工。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工程建设,呼和浩特机场动力能源保障部统筹部署、周密安排,成立了建设项目管理小组,制定详细的施工管理方案,严格的管理制度,并组建专业的工程监管团队,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时严把工程质量关,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的专业技术问题,工程监管人员及时查找资料规范,从专业的角度提出整改建议,全力配合并督办施工方完成整改,时刻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工程施工期间,室外气温零下20多度,为电表、水表等室外施工增添了不少难度,为了不影响正常运行,重要场所、地段的表具均安排在夜航结束、周六日等时间安装,并由工程监管人员和施工方一起配合加班完成。在克服工程工期紧、生产保障压力重等困难情况下,最终,经过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三方的共同努力,工程提前完工,并于2018年12月27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图:竣工验收会议现场  

      数据实时传输  全面实现机场能源精细化管理

      呼和浩特机场原有的水、电等能源计量数据均依靠人工采集,效率低下,准确性也无法保证,同时呼和浩特机场原来没有安装热力计量表具,热力方面没有有效的计量手段。基础数据是能源管理的根本,数据的准确性也直接影响机场整体节能策略的制定,不利于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更重要的是无法有效识别机场的能源消耗点及节能机会。新建成的能源数据管理系统,水、电、热全部使用智能表具,通过信息网络实时将能源计量数据传输至能源计量集控中心,在实现全机场能耗情况的实时监控和统计分析的同时解决了人工抄表时间无法保证的困惑,还节省了人工成本。

      新建系统还预留接口,将来能够和首都机场能源管理数据中心实现能源信息传输,便于首都机场能耗管理精确地采集能源数据分析依据,为首都机场全面实现对成员企业能源精细化管理作出重要贡献。

      图:智能远程抄表系统集控中心  

      系统上线   全新“智能化”能源管理时代到来

      新上线的能源数据管理系统,能够实现集测量、计量、管理于一体的能源管理,实现能耗信息的实时监控、远程传输、存储、分析、计费、报警等功能,实现对电能管理、水消耗及能耗实时动态的分级分布式监控与集中管理。通过能耗分布,分析节能潜力,从管理节能和技术节能两方面入手,将能源控制管理与能源调度控制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提升机场能源管理水平的同时,帮助呼和浩特机场梳理能源消费流向,提高运行工作效率,实现科学运行,智能化能源管理,为打造绿色机场、智能机场贡献坚实力量!同时,建成后的能源管理中心,也可作为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的能源数据管理中心,各成员机场安装智能远程抄表系统后,可将数据实时传输到集团公司的能源数据管理中心。从此,集团公司的能源数据管理中心,可对各机场的能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诊断,并提出能耗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集团公司可以根据能耗的统计情况,对各成员机场下达能耗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对集团公司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0荐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