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资源网2018年12月21日消息:1988年12月21日,安-225成功首飞。30年后的今天,这架被称作“梦想”(Mriya)的飞机,依然以64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和253吨的载重量,稳稳占据着“世界上最大的飞机”这一号称。
为满足背负运输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需求,安东诺夫设计局于1985年春天,开始在安-124战略运输机的基础上,研制一种超大型特种飞机。在短短三年半之后,安-225的首架原型机(CCCP-82060)于1988年11月30日出厂,12月21日完成首飞。
视频:安-225飞机起飞
图:安-225飞机 图片来源:ANTONOV Airlines
1989年5月3日,安-225完成了背负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首次飞行,并参加了那一年的巴黎航展。“梦想”庞大的身躯在航展上引起了轰动。然而随着苏联经济形势的恶化,太空计划停滞,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也仅仅在1988年完成一次无人太空飞行后便被束之高阁。从此安-225失去了用武之地。下面这个视频,展示了安-225背负航天飞机作业的全过程。
图:安-225飞机 图片来源:ANTONOV Airlines
1999年,安东诺夫设计局发现了新的商机,他们手中的安-124是整个商业航空市场上唯一能够提供超大型货物运输的机型,而其他西方民用飞机要么货舱尺寸太小,要么商载重量有限。这一商业尝试迅速获得了成功,安东诺夫设计局也将目光投向了更大的货舱和商载的安-225。为适应民航法规完成了一系列的航电设备改装,并对结构进行了进一步加强后,安-225于2001年4月7日迎来了她的第三次“首飞”。
图:安-225飞机 图片来源:ANTONOV Airlines
图:安-225飞机 图片来源:ANTONOV Airlines
2001年9月11日,安-225运载4辆主战坦克,完成了1000公里的闭合航线飞行,创下了253吨的载重世界纪录。2002年1月3日,安-225正式投入商业包机运营,第一单生意便是“送盒饭”。她从德国斯图加特飞往安曼,为驻扎在那里的美军送去了187.5吨/21,6000份野战口粮(MRE)。
图:安-225飞机 图片来源:ANTONOV Airlines
2006年9月30日,安-225首次来到中国大陆,运载了182吨货物从德国柏林出发,途径俄罗斯,抵达石家庄。石家庄在成功保障了安-225包机后,也被局方“钦定”为了国内安-225的唯一运营机场。安-225在中国大陆唯一一次不在石家庄机场起降,是2015年12月14日。这是安-225第8次来华,从德国输来了180吨的整车生产模具。然而由于石家庄大雾,安-225只得前往天津备降,并于当日下午飞抵石家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