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到民航资源网

下一代航空专业人才全球峰会:前行之路

 2018-12-14 19:00:44 来源:民航资源网  [投稿排行榜]

      民航资源网2018年12月14日消息:12月13日,第二次国际民航组织下一代航空专业人才全球峰会举行了《前行之路》专题会议。会议由国际民航组织空中航行局航行安全副局长卡塔林·杜拉主持,格鲁吉亚民航局第一副局长列文·卡兰纳泽,美国联邦航空局全球战略总监卡尔林·托纳,民用航空航行服务组织(CANSO)亚太事务总监蒋海荣,美国国家商务航空协会(NBAA)首席运营官史蒂夫·布朗,法国航空航天工业集团(GIFAS)事务副总裁文森特·戈瑞,安柏瑞德航空航天大学全球校区校长约翰·沃特雷特,中国高校航空学院院长联席会(ARCAS)轮值主席文东升参与会议。以下是会议原文:

      卡塔林·杜拉: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下面进行我们今天最后的一个讨论,我们先说的是“前行之路”,前行之路我们要去到哪里?我们如何做?才能达到目标?

      开始之前我首先为大家介绍我们的演讲者:

      列文·卡兰纳泽,格鲁吉亚民航局第一副局长

      卡尔林·托纳,美国联邦航空局全球战略总监

      蒋海荣,民用航空航行服务组织(CANSO)亚太事务总监

      史蒂夫·布朗,美国国家商务航空协会(NBAA)首席运营官

      文森特·戈瑞,法国航空航天工业集团(GIFAS)事务副总裁

      约翰·沃特雷特,安柏瑞德航空航天大学全球校区校长

      文东升,中国高校航空学院院长联席会(ARCAS)轮值主席

      这个环节我们有七位讲者,希望我们的讨论能够帮助ICAO,并且探讨出未来的前行方向。

      在过去的2天内,我们进行了很多讨论,而且我们也讨论了很多很重要的问题,包括现在和未来的挑战,还有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我们也听到了很多信息,比如说怎么样让年轻人可以准备好迎接明天无法预期的就业需求,以及教育机构的需求,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保证我们未来的交通系统能够来吸引未来的人才。

      我们这个会议的目的也是看怎么在全球方面合作,理解好我们需要的资源,并且发展专业人才以及注重性别平等,在我们讨论之前我们会有两个演讲。

      文森特·戈瑞:

      大家好!这个环节我将会谈到制造业对于下一代的影响。

      首先我会说GIFAS是做什么的?我们有两个行业,74%是民用,26%是军用,一共有400个成员公司,总体收入是640亿欧元,我们的成员主要是一些合约商,比如说空中巴士等等,还有一些装备制造商和一些中小企业。

      去年我们创造了4000个工作,对于全球来说我们有19万个工作岗位,我们每年招募的人数之中有25%是毕业生,这其中25%是女性雇员,还有42%是工程师,29%是高技能的工人。

      2018年我们又再一次聘请了12000人,但是我们跟其他的行业一样,我们也在面对着吸引人才的问题,特别是技术人才。

      下面我们说下一代的人才。现在有着越来越多的飞机在天空上飞,因此我们要维修飞机,这其中包括日常维修以及和第三方进行进场的维修。ICAO给了我们很多数字说到他们的需求,我们在未来的20年需要增加70万个机务。其实要去培训这么多的机务是非常困难的,各大学校他们的项目都要去拿到资质,通过认证。而且所有的这些技师、机务,他们都需要得到执照。他们要去读书也是需要进行投资的。

      我们现在正在体验一些困难,比如说没有足够的教员,这是全球都在面对的问题,当然也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比如说一些年纪稍稍大一点的人,可以做兼职工作。另外工资也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维修做机务的,他们的工资也并没有那么高。

      之后我们在法国做了一些事情来增加我们的吸引力,其中包括希望增加学校的量,另外一点鼓励更多女性参与,我们整个行业只有20%的女性,如果我们想要增加整个就业人口,我们也需要鼓励更多的女性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

      我们面对的另外一个挑战是我们将有越来越多使用新技术的新型车辆,比如说有更多自动飞行的系统,有一些伪装色彩的技术,这些新技术要求我们进行新的培训,让他们有更多的能力

      同时,我们现有的这些旧的机型还将继续服役30年、40年的时间,所以我们这些老的机型需要得到维修,但是新的机型也需要维修,技工需要所有的知识。同时还有数字化和新的技术,比如说大数据,新的人工智能等等,我们也能够为顾客提供新的服务。

      比如说一些预防性的维修,这个其实也会改变我们怎么做维修的方式,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服务顾客。所有这些东西,都会创造新的工作机会,有各种各样的机会。比如说维修数据的管理人员,他们必须要知道怎么样来去选择数据和解读数据,这些都是一些非常重要的改变,我们需要一起去面对。

      那在法国当地我们做些什么?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在年轻人方面推进我们的行业,我们也会支持不同的工程师到刚才各位讲者的学校,同时还有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学校,我们除此之外也会做许多推广,我想跟大家特别说其中的几个,比如说我们在巴黎航展之中就特别有一个区域是来推介工作的,其实有好多年轻人就去了那里,他们是来去看航展的,在看航展的时候就会得到这个信息,我们在航展之中会给他们推广这些信息,也让这些年轻人觉得比较想要去参与到这个行业,我小时候也是每两年就会去看一下巴黎航展,这也是为什么我后来进入到这个行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火箭的挑战,当然火箭和飞机不是一个东西,但是也是非常相似的。我们在过去很多年,我们一直都在为年轻人举办竞赛,让这些年轻人去学习怎么样组队。

      他们组队之后就会参与国家的会议,他们要去做火箭,然后他的火箭必定要能载一定货物的,这是一个全国的项目,另外最终会有一个大奖。

      其实在我们的领域,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我们的民航行业必须要实现跨国合作和协作,我们必须要共同携手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保证全球统一发展。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达到更高的国际协调性。

      最后一点,我想说其实我们下一次活动将会在明年6月份举行,我们也会在我们的议题当中就NGAP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如果大家喜欢可以来参与我们的会议,谢谢大家!

      文东升:

      非常感谢,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刚才卡塔林·拉杜介绍过我叫文东升,我其实扮演着两个角色,我自己本人是北航的航空科学院院长,同时我还是中国高校航空学院院长联席会的轮值主席。我想借此机会来简单回顾一下我们目前在中国的一些航空高等院校的做法和最佳实践,特别是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下一代航空人才培养的问题,我们是如何能够界定,我们的下一代航空专业人才所需要具备的技能和他们要达到的标准。我们如何将愿景转化成行动计划,最后将期望达成现实。

      ARCAS代表着中国高校的院长联席会,我们是2015年成立的,有58个高校,主要包括来自于中国主要的高等学校,只要是提供航空航天教育的都在其中。

      我们联席会的建立主要是希望不断推广研究,以及包括国际合作,以及包括各高校之间的合作,联席会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就是希望能够不断推动我们在下一代航空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ARCAS一年会有两个大学通过不同学校轮值主办,当然也会有学生大会,我们会把比较年轻的人才集合在一起,一般参与者都超过数百人。最近我们在和欧洲航空航天大学联盟合作,实现跨大陆的高校联合和联动。这张图显示目前已经加入到ARCAS的成员,基本上包括三种学校,第一种是传统的航空高校,或者是航空的工程工业学校,包括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些大学都是之前就根植于我们的航空工业以及航空工程的发展。第二类大学是包括这些新兴的,在学校设立了航空相关学科的学校,像上海复旦、清华这些,这些学校只有一个学院是跟航空工程相关的。第三种院校是中国民航局管理之下的学院,主要是不断的加强航空领域的支持人员,这三种目前构成了ARCAS的三种高校。

      当然,正是由于我们的成员来自于不同类型的大学,以及包括他们代表了来自于全球不同的实践,我们就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到底我们现在的航空工程代表着什么?我们的工程师要有什么样的特色、什么样的标准才能不断发展下一代航空专业人才?

      我们有来自南美、俄罗斯、欧洲的同事,也在尝试回答这个问题,他们都从不同国家的角度献计献策,这里我想跟大家特别提到的一张表是在我们传统的中国式的教学当中,特别是航空航天的教学,是比较直接性的教学,我们非常直接的包括物理工程,还有包括非常固定化的学科,比如说电子工程,我们还有包括工程,以及包括引擎管理等等,与此同时我们现在也面临非常大的问题,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学科的整个

      之前我们发现,其实数据以及知识发展如此之快,特别是在今后,我们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甚至包括新型能源和互联网,将会颠覆现有的技术和知识。所以我们希望在一个学校与其开展一个横侧面的知识传授,我们更多应该思考如何能够让我们的工程学习实现跨学科的正式教学

      这些就是我们目前思考到的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我在PPT上画了五个环,分别代表奥林匹克的五个环,第一个是航空领域,我们鼓励学生具有国际视野,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全球变成一个世界村,而世界全球化的做法,特别是在航空领域,一天之内你就可以乘坐飞机到不同国家去。

      第二个部分是跨学科,跨学科的意思是我们必须要实现学科之间的互动和联动,现在最大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航空领域,特别对于未来的人才,我们必须要有跨学科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响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创新,也是我们一直所鼓励的一个趋势,创新非常重要,因为任何问题都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案,现在我们确实面临很多前所未见新的议题,充满不确定性。

      还有领导力以及整合能力,我们如何把这些技能整合在一起,最终让人才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才能成为我们未来人员的发展,我们称之为“4I1L”,这是我们对于未来航空人才培养的标准以及人才具备的基本素质。

      因为我自己本人也是北航两个学院院长,北航其实一直都在不断践行这样的做法,从20年前,我们就开始进行各种不同专业学科搭建,将不同专业学科整合在一起,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中法学院。大概在2年前我们也开始思考到,如何让普通性的工程能够建立起来,这是我们由国家支持的一个新的通用工程的学院,同时我们也有一个新的学院,每年只有20个学生,但是他们都是优中选优的大学生,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第二年项目执行过程当中,这个学校到底要寻求什么样的发展,我们希望我们学生真正能够有能力,能够有能力解决问题,特别是在不确定性的过程当中,能够让学生秉承一定的理念和能力,通过能力解决现有社会当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和很多知名大学,包括麻省理工还有乔治亚理工学院合作,同时我们也跟目前很多国外大学包括多伦多大学合作,将更多先进的课程引入到中国。

      为什么我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中国的做法,因为我觉得大家可以相互反思,在全球范围之内,不同学校、不同国家,都有不同的航空教育的做法和理念,每个国家系统当中都有好有坏。比如我自己本人花了16年时间在英国学习,我基本是比较了解欧洲的学历教育机制,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权让自己徜徉于知识海洋,会有更多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做更多以项目为主的问题解决。但是在中国,情况并非如此,基本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所以学生他们有很强的理论基础,数学特别好,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强,但是学生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国学生身上是比较有限的,这就是我的一些想法。我在思考如何真正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最终帮助我们达到非常独特的教学系统。

      当我们提到学生所需要具备的这些技能,就刚才我提到的“4I1L”,那在中国我们学生如何跨学科学习?在领导力方面学生如何思考?这些都是我们要不断思考的,在课程设计过程当中就要思考到。

      这是一个反向的设计,这个反向设计是4年的学习,把我们的知识、态度、技能,以及包括领导力、管理能力,都得到有效的融合,能够给我们学生更多的自我探索的自由权,能够给他们更多的能力,从一开始就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说,我们做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项目,这些项目基本基于我们把英国和中国的教育体系的精华集合在一起。

      在第一年我们会特别为学生保证他们的强有力的数学基础的打造,特别对中国来说。在第二年我们会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接触到工程领域,包括ICT技术、航空工程,还有包括机械工程。学生如果对这些方面感兴趣也有一些跨学科的学习和工作,然后进入到我们的这些节点性项目当中,通过这样的项目,我相信我们将会更好满足我们下一代的航空人员所需要的能力的夯实和打造。

      在4年的过程当中,我们也为学生带来了领导力的项目支持,我们提到了NGAP,还有包括全球挑战等等人才的关注项目。其实在课程当中,我们会简单给大家举个例子,在我们一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他们一般就18岁左右,他们是高中毕业之后直接来到学校,第一次远离家庭,在他们一年级的时候他们会接触到一门普通工程或者通用工程介绍课程,在这个课程当中他们没有任何教科书,孩子们会坐在不同小组当中,我们会给他们一个任务,这个项目是以项目为主的教学方法,而导师会指导他们来进行工程设计,包括前期的设计、中期设计,以及包括最终雏形,我们相信只有通过这种以小组为基础的方法,帮助他们发展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看PPT这是两个例子。

      我可以给大家解释一下,第一个是他们在面对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开门的实验,有些时候你开门可能会撞到旁边的人,这是第一个解决方案,这其实很聪明,他们放了两个传感器在外面,一个是在门把里面,驾驶员要开门的时候,他会开门,然后会触发一个信号,这个信号会传感到外面门把上面的照相,如果外面照相机看到有人在外面会发出声音来警告正在准备开门的驾驶员,有人在经过。

      另外,有很多电单车,他们的书包放在哪儿?他们就想,他们做一个能够放到电动单车里面的包,这些都是非常简单的项目,但是大家要记得,这些项目都是大一学生做的项目,而且这些可以是他们未来一辈子都可以持续解决的问题,非常感谢大家的时间,希望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保持沟通,谢谢!

      列文·卡兰纳泽:

      大家下午好!我看到很多学生在会场,你们非常幸运,因为20年前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我是绝对不可能见到ICAO和其他国际组织的主席,你们其实非常幸运,而且你们在经济表现最好的时期,我也非常支持你们的未来。

      同时,我们看到这些学生已经被我们行业吸引了。但是还有一些更年轻的学生们,我们要去跟这些学生、学校、孩子们进行更多沟通,我觉得就没有把我自己8岁的孩子吸引到航空业之中,他比较喜欢车,这点我非常失望。我觉得我在过去8年都是在政策制定者的角色,在不同的行业作业。实际上今年的10月份,是我第一次得到这个信息,然后我非常惊讶看到有这么多的活动,我之前其实并不知道这些活动。过去几年我一直在负责全球的安全计划,我觉得ICAO在很多地方都做得非常不错,同时我也关注一些环保和其他的东西。

      我相信在未来,下一代的人才计划开发,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许多大学来参与,这非常好,我们现在要更加有远见,我们听到很多数字,很多数字都是跟需求有关的,如果这是个短缺的,我们现在就应该特别谨慎去解决,因为这对我们来说,在未来可能会是一个挑战或者是危机,我们这些人到底应该从哪儿招过来?在过去的几十年,航空业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航空旅行。

      除此之外,人们也更多的进行旅行,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跟航空业打交道,他们其实有数以百万的人,他们多多少少对于航空业也已经有了一些理解,我们其实也可以吸引他们来做一些事情。当然我相信,ICAO我们希望能够更多进行合作,不仅仅是局限于ICAO项目,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全球项目,更进一步鼓励全球的专才。

      说老实话我并不知道现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样做一个国家的ICAO,我觉得要是我们能有一个全球的合作那就很好。如果是在地区性,我们其实也要做很多事。

      史蒂夫·布朗:

      到现在我已经听了37个报告,我们一直在考虑业界要一起努力怎么样进行合作。我有五个想法,我很快地说一下。

      首先整个行业我们可以跟ICAO一起,首先第一点是分析我们现有的数字,我们需要我们的专才,我们也知道我们的挑战,正如ICAO在安全和环境方面做的努力。

      其实,我们可以一直记住这些挑战,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多少增长,我们还有多少挑战,有什么样的技术?我们怎么样才能够持续的增长?在未来的20—30年持续增加。

      除此之外,我们整个社区可以去认知,我们需要更多的劳动力的流动性,因为这些都是高技术工作,但是我们也需要在国家层面之中去打造这些战略。但是国家的能力是各有千秋的,任何国家,需求和供给一般来说都不会完美整合。我希望我们能够推动劳动力的流动性,我们希望在未来劳动力可以流动到需要的地方。

      未来因为要培养专业人士,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教员,那怎么保障教员一直待在这个位置,这也是一个挑战。我知道美国有很多航线做了很有创意的东西,保证教员愿意留在大学,或者是其他就职机构,我觉得全球都应该去研究一下最佳实践。

      同时,我自己是在政策制定者工作的,我觉得全球政策制定者都没有更好地利用模拟的能力,现在在VR方面,我们利用的时间就更加小了。我觉得使用的技术和在整个培训方面,所有的政策制定者要更好地去理解这个技术的价值。

      最后一点是ICAO永远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去寻求一些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的问题,这样我们未来可以在这个方面做得更好,能够更好、更有效去培训专才。比如说我之前一直在跟国际技能认知组织合作,我们一直在研究哪些培训是最有效的,最成功的。他们就看到了各种项目,有的结构性很强,还有没有那么强结构性的,还有完全没有结构的,另外他们也研究了从不同项目之中毕业的学生,我们会发现,整个培训的结构越好,他的整个课程设置越好,他的成绩就越好。

      当然你可能本能地觉得这是对的,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这个信息来保证,这个信息是对的,所以我们在整个培训之中,要去保证尽量找到最好的实现,有研究来支撑最佳实践,这是能保证我们做的事情最有效,我认为这是我们可以做的事。

      文森特·戈瑞:

      史蒂夫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首先,我完全同意史蒂夫说的话。我觉得制造业我们还必须要去了解技能、可流通性,当然合作并不锐意,因为我们可能有一些人造的障碍,和一些在心里面,或者是心里上的障碍,所以我们要把培训尽量进行标准化。

      卡尔林·托纳:

      女士们、先生们,我今天很有幸在这里分享一下,我自己本人也是服务者,也是监管者,过去一年半时间当中,我们听到很多非常精彩的在航空行业变革趋势,确实令人感到非常激动,包括工程师、驾驶员整个系统当中人才短缺的问题,而且人力资源潜力没有办法得到有效挖掘,当然我听到一些潜在的解决方案。

      我自己本人来于美国联邦航空局,我们所有工作都帮助我们更清楚了解如何做。当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我特别喜欢数学,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我就是喜欢数学。有人跟我说航空工程就需要大量数学,我觉得这个很重要,所以我后期要成为一个航空工程师。但是在我读大学读了好几年之后,有在NASA找到我梦想的工作,从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卡尔林13年前你完全不了解空气动力学,所以我又回到任务本身,学习要点。

      为什么今天我要分享这个故事?因为我听到很多讲者提到这个议题,但是这个议题没有被非常清晰意识到,我们建立了很多培训项目,但是在培训项目当中,必须要把领导力的元素纳入其中。领导力可以把技术创新、运营以及法律法规和框架,以及包括航空行业整体的大发展的趋势紧密结合在一起。

      大家来自于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但是此次论坛上我们都有一个全球的需求,我们需要航空界的领导人,领导人可以快速决策、响应时代的变化,我们需要领导人能够有自信心,能够在非常复杂的情况下快速做出响应。同时我们还需要领导人秉承使命,肩负起下一代航空专业人才发展的历史任务。

      如果大家给我时间,我简单过一下这个幻灯片,首先我们讲一下明日领袖,他们已经在我们行业当中,这主要是通过一些业界和大学的合作项目,如何带来比较具有经验的人员,他们希望成为航空行业的领导者,而且有相应的潜力,我相信这对我们行业并不是比较大的挑战。但是我们大部分培训时间基本都在探讨新兴的后起之秀,这些后起之秀可能在我们行业已经有超过5年的工作经验,他们非常出色,喜欢数学,喜欢科学,他们有激情,对行业有愿景,他们也喜欢新技术趋势。

      那我的建议是,对于这些后起之秀、未来领导人,我们要给他们足够信息、足够机会,让他们更多了解这个行业,发展他们的潜能。

      其实现在我们在不断推广项目同时,我们要非常小心,能够了解这些项目的有效性。

      我最后一点分享的,也是我自己本人认为,我们所有人要记住的一点,也是我的故事当中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关注未来领袖,这些未来领袖可能在未来3—5年对我们越来越重要。在美国和各个国家,我们都在面临离休断崖问题,我们现在这一代航空人很快要退休,而且有越来越多人到其他行业寻求工作机会,我们希望能够尽快补充下一代的航空专业人才,能够帮助我们带来新鲜的血液,他们必须要能够灵活响应时代需求,而且有扎实的技术背景。

      但是我想说,并不是人才库当中所有的候选人都能够拥抱变革,能成为领导人,所以在选择过程当中,我们要非常谨慎、小心。

      下面是我最后的一点分享,也是我想和大家共同探讨的议题,当我们建立NGAP策略的时候,之前我提到要激励年轻一代,其次要教育年轻一代,第三点我们看到很多非常精彩的案例,就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国际民航组织和各大学合作起来,最后一点就是要不断改进、改善。

      我想起我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其实领导力能够真正为我们带来策略性的、系统性的思维,只有这种系统的、战略性的思维,才能够真正让我们的下一代航空人才发展起来,我希望他们能够真正全面发展,其实我自己20年都没有做过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了,谢谢!

      约翰·沃特雷特:

      非常感谢,感谢卡塔林·拉杜,感谢主办方给我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我觉得未来我们的目标就像卡尔林提到的“合作”,政府跟业界、学界的合作非常重要,对于我来说其实学界,仍然是未来下一代人才培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今天我们提到了很多学界的经验,如何能够和业界、和政府共同携手来打造我们未来的航空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在我们的下一代航空专业人才这个问题上,如果一个年轻的孩子,他高中毕业进入到大学,然后再进入到航空行业,很多人觉得可能在中间他就去改变他的行业,他觉得航空可能是一种新的工作,一个新的领域。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我们就希望做一个航空大学,安柏瑞德我们有两个大学,一般我们学生高中毕业之后,一般来到安柏瑞德学习四年然后进入到业界,在我们全球校区当中,我们也搭建了一个非常有效的网络,包括和军队,甚至是和专业的资深的前辈,能够帮助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带领他们进入到业界。

      同时,我们的学生还有一些所谓的短期学习的课程,可以获得相应的资质,从这两点我们都希望听到学生心声。更重要一点是我们要更加深入地进入到高中,甚至进入到初中、小学,能够激发孩子们对于航空的兴趣,和他们讲这些航空航天的故事,让他们对航空事业激动起来。

      其实这方面大家有很大的挑战,大家都知道亚马逊,亚马逊听说很快要开始使用无人机送包裹了,听说是下一代新的技术,但是亚马逊意识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需要电脑科学师、软件工程师完成这些事情,所以亚马逊建立了一个项目,叫做“亚马逊未来工程师项目”,他们是三步走,从幼儿园就进行人才孵化,然后进入学生8年级,再进入高中,高中阶段学生会被鼓励参与编程,如果学生表现比较好,一个学生会有1万美元的奖学金进入大学,最终学习他的软件编程,以及包括这些工作。最终亚马逊还为他们提供实习工作,当然我们不会完全抄袭亚马逊的做法,但是至少可以为我们展示出在电脑工程界已经有了这样的电商平台和其他行业,通过这种方法,从很早期的时候,就能够吸引人才,能够将人才转化成为最终为他们所用的人才,其实在航空行业,我们也可以建立这样的模式,我觉得我们的业界,以及包括政府应该共同携手,能够真正鼓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到航空领域。

      当然,这里提到了吸引年轻人进入航空领域,这是一个目标。另外一点是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现在我们也在跟很多的专业的军队人才沟通,他们在军队服役了4—8年,他们退役之后也在寻找工作,他们有非常好的技能,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学习教育之后拿到资质,进入到航空领域。可能他没有办法当时就拿到NPA的执照,但是他们可以以飞NPA的方式,慢慢拿到飞行执照,成为职业飞行员,这也就需要政府要能够致力于这方面的发展。

      因为政府要为这些来自于军队的专业人员提供政策,帮助他们实现顺利的职业转换。我最后一点关于NGAP项目的,其实很多人已经谈到这一点,现在我们也在不断探讨飞行员的缺乏,以及包括维修,还有包括空管人员的缺乏。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在我们的下一代人员,下一代人他们在工作上需求的到底是什么?刚才在几次探讨当中,我们已经提到了,是不是飞机当中还必须有两个飞行员?之后会不会出现一个飞行员的制式?之后会不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自动化驾驶的飞机?是不是说我们的飞行员会失业?如果失业之后,我们的飞行员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工作技能能够保住他们的饭碗?这些领域也是我们要思考的,作为学界、业界,政府官员,我们必须要在这方面进行进一步探讨。

      卡塔林·拉杜:

      现在我们NGAP的战略重中之重是什么?我们应该从哪里作为切入口?目前的目标是什么?特别是时间上应该如何安排?

      蒋海荣:

      一般来说民航行业是一个金光闪闪的行业,如果在我们行业当中都吸引不到人才,你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个问题也是目前市场供需的问题,因为我们一直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说到需求我们要关注增长的预测,以及面对的技术干扰,这不仅是我们的挑战,而且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机会。比如说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等,这些东西都会增加人类的生产力等等。

      在供给方面,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教育和培训,那我们需要怎么样的技术?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看到如何留住人才,以及为人才设计工作。

      实际上已经有很多ICAO的全球计划,我们需要分享其中的一些经验,因为在过去几天之中,我们已经有了很多想法,也介绍了一些国家的最佳实践,以及他们也介绍了他们的挑战。这些都是大家能够互相分享的信息。那我们需要做什么?就是让这些国家有一个策略来研究他们国家的策略。

      说到时间和目标,这个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技术是经常会改变,我们也不知道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会有什么样新的技术,我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所有的计划都要及时更新。这就是我的想法,谢谢大家!

      文东升:

      谢谢,我觉得今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已经讨论了许多我们在面对的一些主要的问题,有很多等级,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在世界各地的能力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其实都有很多不平衡的发展,就算是在中国,很多学校它们的质量都是参差不齐的。当然在其他国家也是一样的,怎么样解决这些不同之处?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点。

      第二点,我们必须要做一件事情,如果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很清晰的目标来达到某种目的,我们现在有一个鸿沟,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些方法,比如说我们ARCAS一直都希望改善中国不同学校之间的能力差别,同时也希望有比较好的教育策略。在其他欧洲国家也是一样的,我们希望在区域方面也做一些事情。

      我们今天早上已经建立了ALICANTO国际高校联盟,虽然这是一小步,但是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为了要达到目标所做的重要一步。其实我想给大家建议,我们到底怎么样让一些现有的项目变得更加有影响力?变得更加重要?我们如何把它跟ARCAS的项目联合起来?在未来几年,我们需要在不同的地区去不断增加我们的项目,然后最终达到一个比较大的数字。其实我们有很多的信息需要做,这就是我的建议。

      要是我们可以一起合作,那就可以解决很多未来的问题。

      卡塔林·拉杜:

      非常感谢大家的信息,我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没有下一代的人才在台上?其实我们在旁边有一个模拟的ICAO论坛,有180多个年轻的在校生,他们正在讨论如何解决未来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希望在最终能够把模拟ICAO论坛的信息跟我们今天所做的事情整合起来,我跟大家保证,我们在下一届的论坛之中,也会邀请一些更加年轻的讲者,其实我们在说的是高中学生。

      我们说到了ICAO的战略,也说到了中国高校的联合学会院长联席会,也谈到国内和国际联合信息,我们今天讨论了很多信息,我们希望把这些信息带回家,更好地给大家创造一个工作环境。

      明天早上你们也会听到ICAO在不同的领域之中,我们的一些项目,其中包括了安全、环境、研究等等,这样大家就会更好的去理解ICAO所面临的挑战,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整个行业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为我们有机会可以进行讨论,并且讨论未来的可能性,非常感谢,感谢大家的信息,也感谢大家的贡献!

    1荐闻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