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到民航资源网

时至今日 谁才是航空公司真正的竞争对手?

 2018-10-24 09:51:27 来源:民航资源网 作者:Lily  [投稿排行榜]

时至今日 谁才是航空公司真正的竞争对手?

  图:飞机客舱。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民航资源网2018年10月24日消息:依照人类本性,我们会与自身认可的事物进行战斗;反之,哪怕眼前站着一头真正的猛兽,我们通常也感知不到威胁。例如,柯达(Kodak)和富士(Fuji)争夺胶卷市场的霸主地位,对数码摄影的兴起置若罔闻;摩托罗拉(Motorola)和诺基亚(Nokia)在翻盖手机上殊死搏斗,而智能手机却趁机抢占了市场。一次又一次,新技术悄然而至,不仅俘获了消费者的心,也改变了整个行业。

      如今的大型航空公司或许也正置身于同样的境况——虽然各航司对运营和营销所需的技术进行了必要的投资,但通常只是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相互争斗。与此同时,科技型公司却已经把“服务于客户需求”提上日程,不声不响地开展了许多工作。

      从谷歌、亚马逊和优步等公司的近期动态,可以看出科技巨头是如何将这种竞争转移到新场地的。主题其实很简单:航空公司试图控制为客户提供的信息流,但谷歌可以为客户提供他们想要的信息,然后分别研究如何从中获利。科技型公司逐渐拉近了与顾客的距离,与此同时,也逐渐侵入了美联航达美航空和美航的“领地”。

      其中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大型航空公司对于美国精神航空边疆航空以及欧洲瑞安航空推出的低价、基础产品的反应。为了应对低票价的竞争,达美、美联航和美航——包括维珍航空及欧洲的其他航司——推出了一系列让人费解的票价种类(包括或不包括这样那样的服务)。其中的低端产品,所谓的“基础经济舱”基本就是复制了精神航空的产品,把顾客安排到中间的席位。其他大型航司推出的机票产品,或许提供一项特定的免费服务,但是不支持改签,而且受制于其他一些限制条款。

      对经济学家来说,推出多种票价类别和附加产品当然是合理的。但消费者就无法理解了——美国47%的消费者一年坐飞机的次数不超过两次,可是买机票已经成了一个繁琐的研究课题,课题的答案和机票的价格点充满了变数,在乘客选定座位之前总会不停变化。

      而谷歌推出了Google Flights,一个简单的旅游购物app,不仅可以显示航班时刻表和票价信息,还能告知行李托运等其他方面的限制条件。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功能不久之会实现自我简化,为用户推荐最合适的产品组合;与之相反,航空公司却总把产品搞得越来越复杂。

      消费者可能察觉不到,但是谷歌可以通过分析用户搜索和点击的内容,获取更多有关用户需求的数据,从而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广告投放,这些广告的售价也会更高。如果航司能够获取并分析同样的数据,就可以根据顾客需求,为每位顾客定制更个性化的产品——这原本是航司和顾客的共赢,如果做到了,谷歌也不可能在航司和他们的客户之间横插一脚。

      同样,谷歌也将目光瞄准了航班延误预测。谷歌相信,将历史数据和人工智能(AI)技术相结合,便可以实时预测特定航班的延误情况。算法准确度达到80%时,预测结果便可通过Google Flights分享给用户。

      这就在两个方面超越了航空公司:首先,它取代了如今传统IT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传统IT系统可以反映、但无法预测人类所做的运营决策。其次,即便信息是不确定的,也可与客户分享。

      谷歌认识到,如今的消费者最重视的是“速度”和“透明”。相比之下,就航班延误而言,目前航司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还是“家长式的”、不透明的。工作人员在系统中输入航班计划,航司再从运作中心获取信息,一点点更新航班动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未知,而且肯定不会使用AI来进行预测。但是,有了技术助力,航班延误和取消情况都可以预测到,并且即时传达给每位旅客——这就赶超了航空公司提供的客服工作。这样一来,即便航空公司客观上一直在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旅客对他们的负面印象还是会加深。

      优步的故事与此类似。一年多前,优步发布白皮书,计划在洛杉矶和圣保罗等交通拥堵的城市上空搭建“空中电动出租车”网络。对于“传统航空公司主义者”来说,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跟普及个人喷气飞行背包的可能性差不多。优步自己的分析也指出了目前仍有许多难关,包括当前电池技术的局限,飞行员不足,以及缺少合适的直升机机场等问题。

      然而,他们弄清楚了如今旅客还有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并提出了一种可以满足这种需求的未来主义的解决方案。

      迄今为止,优步的成功之处在于将人们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或者在交通运输业务的买方和卖方之间架起桥梁。“空中出租车”这个概念要想取得成功,优步需要采取更进一步措施,帮助人们完善旅程,包括把不同服务提供商组合起来,而不仅仅局限于电动空中出租车一种服务;比如说,把旅客从家送往机场这个服务,就可以和传统机票产品组合起来。

      和谷歌相似,优步之所以会对航司产生威胁,是因为它可以更好地把个人和交通方案结合起来,利用客户数据来提高服务效率和准确性。在一种情况下,优步可以在客户和航空公司之间立足——航空公司几十年来一直试图夺回自身销售渠道的控制权(起初是从旅行代理商那里,最近可能是各种第三方网站)。这跟优步对出租车业务的做法没什么不同,现在一些出租车也会接待通过优步预约的顾客。

      这听起来也没那么牵强。去年,优步与欧洲的泛航航空合作提供UberESCAPE服务,帮助用户轻松赶上航班,就像坐车一样方便。在其他地方,一些明智的航空公司也试着与优步建立合作关系,为乘客提供接送机服务。

      亚马逊正在迅速扩张其宽体货机机队,现在有将近40架767飞机。亚马逊承诺将投资15亿美元,在辛辛那提机场建设航空货运枢纽。从历史上看,当亚马逊建立起可以满足其自身需求的平台时,例如Amazon Web Services,它就开始向第三方出售这一服务;同样的,它也可以对Amazon Air这么做。对美国三大航来说,这可是个不小的威胁:美航、达美航空和美联航去年的货运收入增长在14%-18%之间,是乘客收入的四倍多。

      有两件事是航空公司可以效仿的。一个是提升用户体验,为顾客实时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公开、完整的的信息,不偏向任何一种产品。另外一个是,将顾客出行需求与服务提供商匹配起来,即使这个服务的提供商是第三方公司。其实对航空公司来说,这个概念并不陌生,毕竟航空公司发明了代码共享航班来扩展网络。他们需要做的,是采取更进一步措施,满足每个客户的需求。

      从根本上说,进军航空业的科技公司,并不关心某一家航空公司的市场份额。但正是这种“漠不关心”,意味着他们可能会对这一行业产生巨大影响。科技巨头关心的是,他们的交通解决方案怎样才能立刻满足每位顾客的要求。此外,谷歌、亚马逊或者Facebook有能力将数百万人的需求汇总在一起,因此,无论何时,只要他们有什么大动作,就可以圈走航空公司的大批客户。如果想要保持领先地位,航空公司必须思考如何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否则的话,就只能默默承受其他更敏锐的同行带来的竞争冲击。(作者:Samuel Engel 民航资源网 Lily/编译)

      《时至今日 谁才是航空公司真正的竞争对手?》原文

    2荐闻榜

    前沿技术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