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资源网2018年1月24日消息:为适应航空器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提高航空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的培训质量,民航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证委员会于2018年1月18日-19日,在深圳召开民航目视检测培训研讨会。期间,专家组讨论和修订了培训、考试的规则,确定了新的培训计划。会后,在深航发动机孔探主管范海清的陪同下,专家组来到深航机务培训中心参观和指导深航发动机孔探工作。
民航无损检测委员会原秘书长许万忠、现秘书长付杭君及专家组一行12人来到深航发动机培训车间,听取了深航发动机孔探组的工作汇报和未来发展情况,并进行了积极交流。范海清代表深航欢迎专家组前来指导工作,并对深航发动机孔探组的基本情况和项目成果做了简要概述。范海清总结道,“深航2003年至2017年因孔探发现损伤而换下的发动机共计175台次。随着深航机队规模的扩大,仅去年因孔探发现损伤下发的发动机多达27台,为公司挽回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接着,他对现状进行了分析,面对孔探组人员短缺、成熟孔探人员流失、组内工作压力大以及人员培养困难的局面,深航攻坚克难,实施多样化理论和实操培训,增加人员孔探经验,提升效率,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作。
在深航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孔探组通过加大人员的国内外培训取证、熟悉技能,编写了CFM56-5B/7B/V2500的发动机孔探施工指南,填补了行业这方面的空白,并在民航维修期刊发表了多篇有关发动机孔探的专业论文。
秘书长付杭君在听取完介绍后,对深航发动机孔探组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就自己多年的经验,结合目前的行业发展提出了建议。他指出深航要把握这次机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多取长补短,多学习交流。陈江明和刘兆江委员听取了深航孔探组新的孔探系统建设情况,也给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通过此次民航无损检测委员会专家组来深航交流,为深航发动机孔探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深航今后的工作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供稿: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维修工程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