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民航资源网>>民航专业文章

严谨飞行作风 是一场职业修行

来源:民航资源网 作者: 葛行峰 2018-01-23 10:58:36

专业分类飞行

  

  何为飞行作风?

  作风一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但作风具体指什么?如何分类和归类?包含哪些要素?相信很多人并不十分清楚,或者认知上存在泛概念化、偏面化和标签化等,对作风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作风”是指群体或个人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据此定义,人们通常把作风划分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三大类别。民航业经常提及的飞行作风,是工作作风在飞行领域的具体应用。

  飞行作风的重要性,在民用航空运输机长职责中有清晰论述。职责第一条“…机长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高度的负责精神,熟练的操作技能,精细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组织纪律…”,其中绝大多数要求属于飞行作风范畴,行业主管部门把对飞行作风类要求放置在机长职责第一条,充分说明飞行作风的重要性。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提到飞行作风,一些人主观上就会与教条、死板等词联系在一起,这是由于对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理解不全面产生的偏见。必须特别指出的是,飞行作风不是制度和标准,而是飞行员在飞行中执行规章、标准和程序时的表现,是对飞行安全认知和执行的总成。

  飞行作风是飞行员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力,是指完成既定任务并达到规定标准所需要的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和态度(attitude)的总和。上述定义有三个层面意思:一是明确了飞行员对待飞行工作的态度(即飞行作风)是能力的组成部分;二是明确能力是K、S、A的总和;三是指出飞行员能力归根到底表现为保证航班安全、正点和舒适的能力。

  由此看出,K、S、A共同支撑起飞行员能力,三者缺一不可,短腿不行。飞行作风下降,必然导致飞行员综合能力降低,对航班安全运行构成直接影响。安全管理既是目标管理,更是过程管理。对飞行作风的管理和要求,是安全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

  抓好飞行队伍作风建设,必须坚持培训和管理两手抓,在飞行员成长阶段抓培训和养成,帮助其更新理念,打牢基础,通过培养使其合格于岗位能力,重点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在培养合格后抓管理,目标人群主要为机长,重点解决执行力下降问题。抓培训和养成,重点是输入;抓管理,重点是关注输出。输入和输出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构建飞行作风培养和监控体系。

  严谨的飞行作风,是飞行职业最基本的要求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广大旅客对安全、正点和舒适水平不断提升的要求,是民航业不断改革和加强自身管理的动力。一架飞机承载着几十名乃至数百名旅客,他们把财产和生命交付给机组,这是多么大的信任,飞行员特别是机长责任重大。以严谨的飞行作风对待安全工作,既是对旅客负责,也是对自己和家庭负责。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把保证航班飞行安全比作修建一幢大厦,那么飞行作风就是这幢大厦的地基,地基不稳固、扎实,大厦坍塌早晚成为必然。

  由此可见,飞行作风是飞行员职业生涯中安全飞行的基石,是每一名从业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在保证飞行安全层面,旅客、公司以及飞行员个人三者目标高度一致。正常人主观上都不想发生安全问题,坚信每一名飞行员都以职业生涯安全飞行为职业追求。在一致的愿景下,如何实现安全目标,这对公司和飞行员来说需要开展大量细致的工作,其中飞行作风就是重要抓手。

  飞行作风既然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上就需要规划好培训和考核。要解决飞行作风重形式、轻内容,重事后、轻养成问题,通过完善培训体系和机制,落实培训项目和内容,真正把飞行作风打造成飞行员必修课,镶嵌到飞行员成长的全过程。要改变我说你听、批判式教育等培训形式,扭转当前飞行作风培养和管理的被动局面,把飞行作风的培养,融入到公司的安全文化和执行文化中,搭建系统化培训和养成平台。组织上对飞行作风管理,既要敢管,也要会管。

  飞行作风具有可量化性,必须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飞行作风不只是穿衣戴帽、准备签到,还有其更加丰富的内涵。飞行作风以执行规章、制度、标准和程序为表现形式,以实现航班安全、正点、舒适为目标,具有可量化、可测量项目。组织上需要把与飞行作风有关的项目进行细化和量化,强化过程管理,提升飞行员对飞行作风的认知水平,使遵章守纪成为自觉的行动。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飞行作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一劳永逸的事情。随着时间推移,部分人员对安全风险的认知和对飞行作风的坚守会出现波动,表现为按照自己理解和认知,选择性执行规章、制度、标准和程序。组织上要善于发现并有效管理这种苗头和倾向,在初期进行坚决阻击;必须强化纪律是刚性教育,营造全面执行规章、制度、标准和程序的氛围;必须明确告知飞行员,偏离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风险。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微才能杜渐。如果对个体的偏离不进行有效管理,飞行作风就有可能依照“破窗理论”继续蔓延,安全风险就会大增,离发生安全问题乃至事故就不远了。

  实践证明,开展作风纪律整顿,对于纠正系统性和普遍性问题,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整顿的目的就是正本清源,通过组织管理实现安全飞行这一共同目标。中国民航连续88个月安全飞行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针对各类风险制定管控措施,细化执行标准并有效推动落实,特别是通过强化对稳定进近治理,系统防范和化解跑道安全风险的积聚。规章标准重在落实,下大力气抓好飞行队伍作风建设,是实现飞行安全长治久安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中国民航由大国走向强国的重要手段,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非传统风险上升,是飞行作风下降的反应

  非传统风险是安全管理中风险分类的产物,其表现形式是在飞机系统工作正常的情况下,由于飞行机组疏忽、偏离标准或正常程序,引发的安全不正常状态。近年来,非传统风险比率呈现快速上升势头,初步统计显示,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症候占比超过六成,其中机组偏离规章、标准和程序是主要诱因。

  最近两年,“一偏两错”(即偏航,飞错高度、滑错路线)处于高发期,总体治理上尚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对于此类非技术层面的安全问题,飞行作风下降是根本原因,必须对症用药,系统解决。

  各公司针对“一偏两错”等风险,都有明确的程序和要求,飞行员只要认真落实,就不会发生问题。但在实际飞行中,部分飞行员有选择性执行或试探性偏离标准程序,安全风险在不知不觉中积聚。看不到的风险,才是真正的风险。就拿飞错高度为例,有的机长认为高度调整任务简单,无技术含量,自己不按程序也能完全掌控,无需落实繁琐程序。殊不知每个航班平均高度改变频次约为三十次,一天按照四个航段,高度改变次数约为一百二十次,那么一年下来每个机组高度改变就是上万次,如果没有程序作保障,发生调错高度的概率会很大。“一偏两错”除了导致运行混乱外,还会大大增加空中相撞和及地面刮碰风险。

  除非传统风险外,飞行作风下降也对核心风险管理带来了不利影响。跑道安全是IATA基于安全数据分析和行业所处阶段提出的核心风险之一,中国民航近五年来发生的跑道安全类事故症候,绝大部分都是机组在低于着陆标准或未达到稳定进近情况下,强行着陆导致的,教训十分深刻。尽管伊春8.24教训历历在目,行业近几年依然发生多起刮跑道灯、冲偏跑道和跑道入侵等不安全事件,这足以说明狠抓飞行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实干兴邦,幸福生活都是靠干出来的。民航保证飞行安全,同样离不开实干。抓好飞行作风建设,就是从客观规律出发,全方位提升从业人员资质能力,解决飞行运行环节执行偏差问题,通过系统化培训和管理,有效降低机组人为因素类风险,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无缝隙融合。

  总之,严谨飞行作风,不单单是公司需要,更是飞行员自身实现安全目标的需要,是一场飞行员职业生涯中必需的自我修行。

51荐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