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到民航资源网

让“工匠精神”照亮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之路

 2017-12-15 21:51:09 来源:民航资源网 作者:郭珍  [投稿排行榜]

      在美丽的井冈山脚下,有这样一个小工作室,从2017年7月正式揭牌开始到现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荣获了两项国家级专利。那今天,我就来讲讲这样的一个创建故事,通过传承、发扬这样一群井冈山民航人的“工匠精神”,充分照亮了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之路。接下来,请大家一起跟随我走进我们身边的“劳模创新工作室”。

      是典型,更是一面旗帜

      走进“肖圣勇劳模创新工作室”,仿佛走进了一个小型又神奇的发散型的创作工作室,这里记载着在江西省劳模肖圣勇的带领下,多名创新能力强、甘于奉献,在科技攻关、生产管理、技术创新等多方面有专长的年轻骨干组成团队的成长历程和精彩故事。

      隔空可以穿过的两间独立房。一间房间是“展示室”;而另一间房间则是“孵化室”。一间房间上悬挂着工作室的简介、劳模介绍、团队成员、风采展示、工作职责、工作制度、成果展示、本年度创新思路和计划、本年度研发项目、特色管理方法做法等内容的大图版;一张会议长桌,简单质朴,一张张荣誉奖状则挂在两面的墙上……这就是展示室;而另一间则是孵化室,里面则简单的摆放着一张操作台,操作台上摆放着多种、多样动手的工具。

      是的,这里就是激发创作、引发碰撞、迸发灵感的“肖圣勇劳模创新工作室”。

      创建之初,大家对于工作室的创建“无从下手”……如何着手做?成了重中之重的问题。如何把分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打造的有特色、有内容、有成果也成为了当时着重思索的问题。

      充分酝酿之后,分公司党委书记周翔当下便主动带领肖圣勇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到首都、内蒙等多个党建示范点和创新工作室参观学习、交流经验。在走访过程中,多个工作室扎实的基础工作,规范的管理制度,高效的上下传递,特别是在技术创新中由小见大、发散式、节约型、紧扣一线实际工作等特点,给学习组一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天三地的学习任务虽繁重,却让工作室的创建团队肩负起了沉甸甸的“使命”。3天的时间里,时间紧、任务重。白天多个创新工作室“连轴转”,到了晚上,党委书记周翔就带着创建团队在宾馆促膝常谈,大家围坐在一起,甚至顾不上是穿着睡衣,拿起本子,把一日所看、所想、所思进行头脑风暴。随着每日不断的深入交流和探索,创建团队颇具信心。回到分公司后,“做”便成了关键字。

      是创新,更是一种引领

      在这样的两间创作工作室里,我们看到一张张职工工作照,一张张奖状和一面面锦旗整洁地挂在墙上,是荣誉,更是鞭策。

      集团公司党委几次到现场进行督导,分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总经理赖晓华多次到工作室查看工作室创作的开展进度,副总经理陈卫清也多次参与了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会。经过研讨,“肖圣勇劳模创新工作室”最终把人才战略放在首位。通过吸纳多名有能力、有想法、愿作为的人员,跨岗位、跨部门来为创新工作室献计献策,创立“职能实、载体新”的劳模创新工作室。

      在接下来的打造过程中,“肖圣勇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大胆思考、着力创新。坚持了“方法创新、工具创新、应急创新、培训创新”。在方法上可以形式多样,工具上可以改良革新,应急保障上可提高预见性,培训上也尝试运用“网络平台+”形式多样化。坚持创新课题为主的研究,实现后能提升工作效率及运行品质。并归纳了一些小课题。比如:一是制作安装电缆井自动排水系统,使电缆不会产后水树皮侵害;二是制作助航灯光隔离变压器简易排水装置,让助航灯光保障安全可靠;三是制作一个鸟网支架,让挂鸟网变得简单且可以移动和重复使用。四是开发AR手机软件,让日常工作、培训等智能化。

      短短几个月来,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在工作室内深入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创新学习手段的广泛应用,极大激活员工的创新潜能,“机场应急120”、“鸟网简易安装装置”等等跨部门的小科技创新应运而生。

      就在今年的12月29日,井冈源水电科班组长肖圣勇又带领着工作室科技创新团队骨干成员之一的胡亮亮到首都机场参评青年创新设计大赛,目前已进入复评阶段。

      作为青年骨干,胡亮亮就深有感触,他说:“在劳模工作室,我感受到了无穷尽的动力,有时候师傅带着我做,带着我想。从生活到工作,从行为到态度,这是全方面的,也让我看到了创作并没有那么高大上,只是从身边做起,从解决问题进行思考。”

      是标杆,更是一种传承

      现如今,以江西省劳动模范肖圣勇为带头人,用劳模和工匠精神引领科技创新发展,不断涌现出了来自生产一线实践中的创新成果,虽然并非“高、精、尖”,却圆满解决了实际需求,为运行保障工作的完善、更新,提供了技术支持。资深的“老”党员,带着创新的“小年轻们”——那些个长期从事一线工作的业务骨干,一举拿下两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

      而这些都源于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的点滴……

      今年6月的一天,水电科的值班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水电科吗,你们赶紧来看一下,机坪的一个井往外冒水”。原来连续的几场大雨,使地下水位抬升,渗入机坪上新修的电缆井,水从地势最低的电缆井检查口正汩汩地往外流。在组织对所有电缆井进行强排水后。他联想到这次扩建机坪,所有的助航灯光电缆都进行了驳接,电缆头放在井内,如果井内积水严重,将威胁着灯光电缆的安全,绝缘值随时有可能降低乃至开不出灯光。机坪17个电缆井,进行人工排水劳动强度太大,且受航班运行时刻影响,往往刚排完井内的水,过不了几天,地下水又渗满了。找不到解决方法,他有些不甘。

      夜深人静之时,他依然在创新工作室里反复地思考,(既然电缆井是连通的,能不能做一套自动排水系统,通过水位探头感应井内水位,从而控制井内水泵自动排水。)思路打开了,他当即实施,绘制原理图,验证数据、做试验,如同一名不知疲倦的工匠……

      是的,就是这样,“肖圣勇劳模创新工作室”自主研发的3个项目均被评定为集团公司2016年度群众性创新活动成果三等奖。自主研发的《水位远程无线报警装置》,《水压报警装置》2项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权期限十年。

      “肖圣勇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成果?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这得益于于省机场集团公司的大力督导,得益于企业良好的人才培育机制,更得益于匠人匠心的“领头羊”作用。

      通过“工匠精神”的言传身教,引导职工创业创新,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劳模创新工作室不仅是凝聚员工创新活力的新载体,也是弘扬和宣传劳模精神的重要平台。

      工匠精神,不仅是一座丰碑,更是一种传承。相信,在劳模光辉的映衬下,将折射出更多新锐的光芒,影响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技术创新,传承工匠精神,凝聚榜样力量,照亮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之路。

    0荐闻榜

    (供稿:江西省机场集团公司吉安井冈山机场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