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深圳机场国际客运游艇港一期启动项目“深圳机场鸿洲国际游艇会”正式对外试营业。当天,还签署了深中水上客运航线合作框架协议,深圳机场码头对接中山的深中“水上巴士”开通进入倒计时。
深圳机场码头未来将通过同步发展的游艇产业与水上客运业务,打造连接珠江东西岸、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水上客运中心,借助“机场+码头”的空海联运优势,强化深圳机场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深圳机场国际航空枢纽的综合竞争力、吸引力和辐射力。
机场游艇码头部分泊位对公众开放
深圳机场码头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深圳机场海陆空联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场码头距航站楼仅2公里,对外交通便捷,陆路与宝安大道、广深沿江高速和机荷高速相接;水路距香港机场约20海里,距澳门约32海里,并具备与中山、珠海、南沙等珠西地区实现水路交通连接的便利性。
为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大空港发展规划,深圳机场在原规划客、货运码头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游艇码头功能。2016年3月,机场游艇码头开工建设,并于2017年初取得了港口经营许可证。
新建成的游艇码头港池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共建有176个不同规格的游艇泊位。7月21日当天试营业的深圳机场鸿洲国际游艇会,将借助机场游艇码头良好的硬件设施资源,提供全天候的游艇停泊、维修保养、航海体验、游艇培训等优质服务。
乘坐游艇出行还可享受高效便利的通关服务
深圳机场游艇码头是具有游艇港口经营许可证的游艇码头,具备实行“就地联检,就地停泊”通关模式的条件。
在机场游艇码头建设规划时,边检国际控制区内就设有4个泊位,并配合未来游艇产业的发展需要,设有部分公共游艇泊位,面向公众开放。
据深圳机场游艇码头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次机场游艇码头启用后,游客可在此乘坐游艇前往除港澳之外的内地其他港口。同时,机场方面正在积极争取将游艇码头纳入粤港澳游艇自由行项目,一旦项目获批,深圳机场游艇客运业务将实现深港澳全面互通。通过“机场+码头”的空海联运优势,更好地发挥深圳机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内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和对外窗口服务的功能。”
游艇产业经济将辐射粤港澳大湾区
深圳机场国际客运游艇港项目是深圳机场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和大空港新城建设发展,通过引入外部产业资源、优化空间功能布局,推进“产城融合”战略实施的具体体现,也是“最具特色航空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客运游艇港一期规划已初步完成,除了游艇码头外,项目一期规划用地面积约21.6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36.8万平方米。
根据深圳机场集团十三五规划,国际客运游艇港未来将分为游艇产业区、滨海休闲区、国际客运港三个功能板块,预计年人流量可达1000万。
此外,国际游艇客运港将依托宝安“西部活力海岸带”所打造滨海休闲区,通过建设酒吧餐饮街、商业街、室内主题公园等商业空间,并结合水上飞机、水上运动、休闲广场资源及岸线栈道,满足深圳西部尤其是大空港新城居民的滨海休闲、旅游需求。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深圳机场国际客运游艇港项目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位置,背靠深圳大空港新城,同时紧邻前海中心,并与珠西片区紧密相连,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前景值得看好。未来借助区域内空港、水路、陆路、轨道等综合交通线网汇集的优势,通过游艇产业的发展还将进一步激发珠江东岸产业活力,形成对珠三角湾区经济发展的有效辐射。”
更多连接珠三角地区的水路客运航线
深圳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造国际客运游艇港项目,既是为了通过发展游艇产业经济,推动大空港新城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同时也是服务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需要。”
规划中的深圳机场国际客运游艇港未来还将以客运为基础,开通更多连接珠三角地区的水路客运航线,强化国际客运港功能,通过“海空”联运加强深圳机场与珠三角城市群间的连通辐射。
目前,深圳机场码头每天有40余班客运船班往返于香港机场和澳门,同时机场码头和航站楼间还设有免费接驳巴士,让旅客可以享受“海空”联运的便捷。(转自《深圳商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