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到民航资源网

白云机场:告别昨天

 2004-06-19 17:20:08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徐国基  [投稿排行榜]

      图1:1950年,从白云机场跑道附近挖出国民党用来破坏跑道而未爆炸的炮弹

      广州白云机场将于7月迁址。回望伴随我们超过半个世纪的“旧机场”,依依不舍之余,百般“往事”又上心头……

      [b]万人大扩建[/b]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受到世界大国霸权主义的封锁,亟须打开一条飞出去的空中通道。经过周恩来总理与友好邻邦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汉协商,决定开通两国的空中航线。于是两国民航代表于1963年5月初在北京进行了谈判,正式确定1964年4月底开通两国的达卡(注)——上海——广州——达卡空中航线。由于当时我国还没有远程飞机,所以只能由巴方使用波音707飞机单方飞行。

      当时的广州白云机场跑道只有2000多米长,各类地面保障设备不齐全,不能适应波音707飞机的起降及作为国际机场使用。为此中央决定扩建广州白云机场,同时还扩建上海虹桥机场。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大工程。1963年9月,由空军、民航、广州市政府共同派人组成勘测小组,开展白云机场扩建前的准备工作。10月,在广东省、广州市政府领导下成立了机场扩建委员会,当时的广东省副省长兼广州市市长曾生任主任,并成立了工地施工指挥部。1964年1月5日,白云机场第一阶段扩建工程正式动工,承担机场场道施工任务的主要是人民空军第四工程总队,一些地方施工队也前来参战,高峰时施工人员有一万多人。

      这次扩建,共投资4275万元(含第二阶段在白云机场建第二候机楼)。中央和地方各部门主动配合,有求必应,对调拨所需物质、审批方案、预算等,一路开绿灯。扩建机场所需的大量石料、钢筋、木材多数是从外省运来,整个工程从来没有发生过停工待料的现象。

      施工单位日夜不停施工,他们克服广东春季天寒、雨多的不利天气,以及地下水位高、土质差等重重困难,仅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白云机场扩建工程,其施工速度之快,是中国民航史上从未有过的。那次的机场扩建工程主要是加长了1000多米的跑道及相应的滑行道、联络道、停机坪,总面积40多万平方米,平整迫降道(草坪)及跑道与滑行道之间的草坪共120多万平方米。此次扩建按国际民航一级机场标准对飞行区及附属配套设施全面扩建。由于当时每天的航班不多,进出港旅客也少,施工期间在白云机场起降的航班全部改在佛山空军沙堤机场。在民航内外各方的全力支持下,至当年4月10日,仅用了87天就按计划完成了第一阶段机场通航所必须的施工项目,与此同时上海虹桥机场的扩建工程也全面结束。为了配合白云机场投入使用,广州市政府在机场通往市区的解放北路与环市路的十字路口及与铁路相交处修建的两处立交桥也于4月10日竣工。

      白云机场这次扩建主要是跑道、滑行道向北延伸,与邻近的萧岗村更近了。当时正是大讲阶级斗争的年代,为配合机场的扩建,地方政府将该村的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即地、富、反、坏、右,简称黑五类)全部远迁他乡,以防止当时这些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搞破坏。

      巴方人员为了检验机场扩建后对波音707飞机的适航性,于当年4月26日派了一架波音707前来试飞,结果证实扩建后的机场完全适应该机的起降要求。

      经过那次大规模的扩建,白云机场大变样了,跑道和滑行道加长到3380米,增加了两条联络道,场道可承受180吨的飞机起降,增加了通信导航、夜航灯光设备,修建了排水设施。机场的场内道路也全部修整并重新铺筑了沥青路面,在两旁增设了人行道,种上了观赏性的树木花草,靠西侧还修建了两公里长的通花围墙。此次扩建是白云机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场道扩建,也是历史上惟一的一次停航施工扩建,从此她的名字里真正加上了“国际”两字。

      全面扩建后,白云机场具备了与国外通航的基本条件,并奠定了今天的规模。以后跑道、滑行道、联络道等又经过了无数次的大小改造修补,一直使用至今。由于跑道两端飞机接地地带经历了长时间无数次飞机轮胎的接地磨擦,留下了一道道黑色轮胎磨擦痕迹。经过40年的风风雨雨,当年重新铺筑的跑道道面,至今几乎每块都出现裂纹。由于白云机场搬迁指日可待,已没有必要再作大的翻修,有关部门只好在道面上不断铺筑沥青(民航施工人员称为盖被子),导致现在沥青道面比原水泥道面高出近20厘米。

      (注:达卡现为孟加拉首都,1971年孟加拉从巴基斯坦独立出来)

      [img]http://www.carnoc.com/bbs3000/image/list/upphoto84648.jpg[/img]

      图2:上世纪80年代中国民航第一架波音757飞机

      [b]“欢迎欢迎,热烈欢迎!”[/b]

      上世纪60年代,我国还没有仪仗队,在机场举行欢迎仪式迎接外宾,欢迎群众以中学生为主,还有一些专业文艺演员参加。参加欢迎仪式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选自几间中学的高中生,我所在的中学也属在选之列。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参加迎接外宾,一般要求外貌长相不差,高矮适中。无论什么季节,要求男同学穿白衬衣、蓝西裤,女同学穿白衬衣(冬季则为红毛衣)、鲜艳的花裙子,所有服装均为自备,否则自动放弃。

      每次迎接外宾都会提前一个多星期通知,但不宣布是欢迎哪个国家的外宾,也不准问。而每次我们都自己动手用彩纸编制彩带、花环和花朵,学校再自己组织彩排。

      迎接外宾那天,我们都会提前两个多小时到达机场候机楼前的停机坪。当外宾的专机将要降落在跑道上的一瞬间,随着高音喇叭放出的欢迎音乐声,我们马上有节奏地“翩翩起舞”,并持续不断反复大声欢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当外宾行至我们面前时,后排的男生就会放掉手中的氢气球。从飞机将要降落的瞬间到外宾绕场一周结束,一般要40多分钟。

      在那几年的几次参加迎外活动中,有一件事至今使我难以忘怀。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71年11月26日,越南总理范文同率党政代表团在我国周恩来总理陪同下由上海乘坐专机到广州。省、市政府除在机场停机坪组织了四千多人的盛大欢迎外,还在停机坪至解放中路迎宾馆的8公里路段两侧布置了数十万的群众队伍。这天天还没亮我们就到学校集合,乘车前往白云机场,沿途所见到处都是欢迎的人群,以往用不了一个小时的车程,这次竟用了将近两个小时。在停机坪上我们反复练习列队、跳动、欢呼,时间过去了两个多小时,嗓子也喊哑了。休息时大家都三五成群围在一起谈天说地。

      正当我们谈得兴起时,我偶然间抬头看到左上方一片白光,接着连续传来几声爆炸声,我顿时感到左侧一片炽热。此时产生白光的下方,几个同学正拚命地搓头,细看他们个个“黑不溜秋”,毛发突然间变得像非洲黑人一样短而卷曲,面部已被熏黑,只剩眼珠边及牙齿是白色,他们个个都喊面部很热。接待部门马上用救护车把其中3位灼伤较为严重者送往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治。现场很快就平静下来。原来在长时间的炽热阳光下,男同学们所持的氢气球自然爆炸。幸好这时只有他们几个集聚在一起,如是按正常情况站成一排,很可能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全部在场的氢气球都会“火烧连营”,其后果可想而知,真是不幸中的大幸。中午专机飞抵白云机场,欢迎照常进行,接待人员暗自庆幸那几个氢气球能“及早爆炸”。

      [img]http://www.carnoc.com/bbs3000/image/list/upphoto84649.jpg[/img]

      图3:上世纪70年代,三叉戟飞机成为我国民航客机的主要机型

      [b]被劫飞机在此降落[/b]

      1971年3月30日,菲律宾航空公司的一架型号为BAC-111的飞机在马尼拉满载乘客后向北飞往中国台湾的台北,飞机按航路规定刚刚飞入香港空中交通管制区,机上6名菲律宾左翼思想青年突然手持手枪、菜刀、剪刀等凶器,相继冲入驾驶舱内,对飞行员说要飞机飞向当时称为东方明珠的红色中国,否则就与大家同归于尽。被雇佣的英国机长不敢怠慢,考虑到飞机满载乘客,再加上对中国内地机场不熟悉,就向劫机者提出,飞机先降落在启德机场,把旅客放下后,再专程送他们去离香港最近的广州白云机场。

      劫机者听机长说得有道理,答应了,同时提出在启德机场经停时,除机长外机组其他人员不得离开飞机,作为人质。飞机在香港启德机场降落后,旅客相继离去,机长去机场空中交通管制部门了解广州白云机场的起落航线资料。

      那时我国还处于与世隔绝状态,尤其是民航这个军队管理的特殊行业,与被我们称为资本主义的一些国家几乎没有交往,我国民航机场的一些资料还作为密件而不对外公布,这位英国机长只得到白云机场的空中交通管制频率及一星半点资料。

      被劫飞机进入我国国境线后很快就与广州白云机场空中交通管制部门联系上,依照管制员的指挥,于当天12:20降落在白云机场。机组人员被安排住进了机场招待所。时值中午,民航方面马上安排他们就餐。也许是我国政府还没有处理过涉外劫机事件,直到第二天才决定将飞行员及飞机放回。第二天上午10:33,被劫飞机加满航油后飞往香港,接着飞回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被滞留在香港启德机场的旅客由菲律宾航空公司又另派一架飞机送往中国台北中正机场。6名劫机者被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审查期间以及以后的几个月,一直生活在白云机场。

      [img]http://www.carnoc.com/bbs3000/image/list/upphoto84650.jpg[/img]

      图4:机场服务人员在照顾无成人陪伴乘机儿童

      [b]一场空难促成新机场兴建[/b]

      70年代初期,民航部门根据国际民航发展趋势,预料白云机场在十几年后会有较大的发展,提出另选址建机场。因那时民航还是部队管理的行业,一切从战备目的出发,机场选址要“靠山、分散、隐蔽”,场址就定在当时的山区从化县太平镇。大概是由于国家资金有限,后来选机场的事搁置了下来。

      改革开放之初,广州市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广州城市总体规划”,国务院在批复中指出:“白云机场紧邻市区,对市区建筑高度限制和噪声干扰影响较大……,要结合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开发和城镇布局,由广东省会同中国民航总局和有关部门着手进行新机场的选址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选机场的事又一次搁置了下来。1992年11月24日,发生了一起空难事件。

      这天清晨,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型飞机从白云机场飞往桂林,在桂林奇峰岭机场即将降落时撞山失事,机上旅客133人、机组8人全部遇难,构成了一等飞行事故。中央一位领导人闻讯当天赶到了桂林,并察看了现场,语重心长地对民航人员说,此次空难幸好发生在荒岭山野,没有造成地面人员伤亡,如是发生在广州白云机场附近,对地面造成的损失将是难以计算,白云机场要考虑搬迁了!在场的民航领导表示处理完空难善后工作后,就着手开展广州新机场的选址工作。

      此后,民航分家,分别组建了民航中南管理局、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和白云国际机场。

      元旦一过,这3个新成立的单位就联合组成机场选址小组,开展新机场的选址工作,从而拉开了广州新机场选址的序幕。

      [img]http://www.carnoc.com/bbs3000/image/list/upphoto84651.jpg[/img]

      图5:1991年8月,白云机场新建了面积27000平方米的国际候机楼

    >>我要评论这篇新闻<<

    0荐闻榜

    《羊城晚报》,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