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到民航资源网

欧行小记:大飞机制造中国要追赶的还有太多

 2016-09-26 17:03:33 来源:民航资源网 作者:花总  [投稿排行榜]

[摘要] 高铁、核电与国产大飞机是中国制造的新三驾马车,这趟欧洲之旅,让人更追念某位长者的高度。

      民航资源网2016年9月26日消息:前些天,我随中国媒体团访欧,有幸参观了空客集团在法国与德国三处生产基地。相比两年前去过的空客A320天津工厂,这回主人安排的路线更为全面,我们不但走访了图卢兹最新的A350XWB总装线,还深入了汉堡厂区的A380、A320车间,以及位于施塔德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基地。这些年中国民机市场增速迅猛,无论空客还是波音都在对华宣传上费了不少心思,对媒体采访限制也宽松了许多,要搁在从前,甭说是在生产线做直播了,恐怕就连拍照都得受到严格管控。

      作为打酱油级别的伪飞友,补记小文一篇,谈谈此行的若干感触。

    图卢兹空客总部

      国家的脸面可以用消费与排场墩出来,里子却必须靠高科技与重工业支撑。这道理看似简单,到了现场才算亲身领教。像宽体客机这样的庞然大物,设计与生产早就实现了全球化协作,可核心知识产权与生产技术,却依然是高度垄断的。我们首站到访的图卢兹号称法国第四大城市,人口不过区区四十万,看不到一幢摩天大楼,却云集了包括空客集团总部、国立高等航天航空学院在内的一批顶尖企业与科研机构。

      早在1969年这里就造出了第一架协和超音速客机,直到今天,航空迷还可以在Aeroscopia博物馆看到协和的原型机。这样殷实的家底,不是几句口号就能唱衰的。

    Aeroscopia博物馆展出的协和1号机,这个博物馆是由空客赞助的

      拿最新的A350XWB来说,中国也“参与”了研发,在生产制造上还承担了5%的任务量,但主要还是尾部方向/升降舵等复合材料部件。为了示好中国,空客在天津建立了一条A320总装线,不久后还将承担A320NEO的总装任务。这些都是用买买买换来的。

    汉堡的A320总装线布局与天津工厂完全相同

      作为对中国持续shopping的回报,A330完成与交付中心今年也在天津开工了。这些总装线与交付中心固然可以带给发展中的中国航空工业许多宝贵经验,但人家毕竟不是来当白求恩的。技术输出这种事情,终归不能寄望于带头大哥的施舍。

    汉堡厂区的A350XWB装配车间

      就拿参观这事儿来说,几条站位式总装线主人都让我们敞开了拍照,但在施塔德的复合材料制造中心,最先进的A320垂直尾翼脉动装配线(Pulse Assembly Line)依然是严禁摄影摄像的——毕竟这里的技术含量要比后端的总装高多了。

    背景大门后便是禁止摄影的A320垂尾脉动式装配线

      来德国前,我在媒体上看到了美的公司准备并购德国最著名工业机器人KUKA集团的消息。然而在号称“国之重器”的高铁、核电与大飞机领域,收购这条道却很难走得通,我们自己要爬的坡还长得很。

    汉堡A380装配车间里的KUKA omniMove移动机器人

      三年前,德国政府在汉诺威博览会上提出了工业4.0的目标,要把生产制造和物流体系都智能化、信息化,说到底就是要实现一次新工业革命。亲眼见到汉堡和图卢兹的装配线时,震撼我的并非现场的气势恢宏,而是背后强大到令人发指的供应链管理。

    隔着车窗拍摄的A320机头,左一将由汉堡港发往天津

      在全球分工协作的大棋盘上,如果没有高度信息化的物流供应链与柔性生产管理作支撑,再现代的飞机总装线也只是个摆设。看不见的才是最牛逼的,空客与波音的傲人之处,说到底是在这些细节上。在大飞机制造上,中国人要追赶的,实在是太多了。希望ARJ21和未来的C919,能够真正飞出一片天。

    施塔德生产的机翼上蒙皮是A350上最大的复合材料部件

      最后,感谢长者的高瞻远瞩。如果不是他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就没有2002年ARJ21-700飞机项目的立项,更不会有日后的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与商飞的成立。江湖二十载,为今日三驾马车(高铁、核电、大飞机)的成就夯实了地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亦可赛艇,功莫大焉。

      (本文由“花总丢了金箍棒”授权发布)

    9荐闻榜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