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无人机送货
2016年3月1日(北京时间),京东发布了2015年Q4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报。2015年Q4,京东营收、净亏损分别为546亿和76亿;2015年全年,京东营收、净亏损分别为1813亿和94亿。
一家亏损如此之大的电商企业,而且今年也没有可以赚钱的机会,回顾京东的历史,就是一直在亏损,一直在融资。到底是什么样的逻辑,让一家不赚钱的企业“大行其道”呢?
那就是京东必须学习美国的亚马逊每年要不停的讲故事,不断吸引投行投钱、提升企业估值、为公司上市做好铺垫等。
估计,2016年京东选择了无人机送货的故事。
然而,这个故事并不是什么新故事,抄袭的厉害,目前对于京东而言,选择这个故事的背景估计处于这个考虑:
1、无人机确实是这两年中国投行的热点领域,从无人机设计、制造、营运、培训、应用等各个领域,有不少无人机项目获得了大量的融资机会;
2、电商竞争从单纯的电商领域,已经跨界到物流、金融、技术等领域,无人机送货项目确实一个亮点,物流原本就是京东可以匹敌天猫、淘宝的地方,利用无人机可以持续打造京东物流的核心竞争力;
3、这次京东选择要送货到40万农村,因为农村电商物流还不发达,成本比较高,时间花费也长,竞争也远不如城市激烈,表面看来无人机送货好像一举解决了问题。
除了上面三点,本人还暂时想不到其他的地方,不过我觉得这件事情不是刘强东被人忽悠了,就是刘强东想要借助无人机概念来忽悠投行给你持续放水。
下面几点来揭示这个事情为什么是“忽悠”,权当给东东哥一个提醒,或者是还大众一个明白吧!
第一,无人机行业监管问题,就连很多记者都被忽悠,“京东拿到了政府给予的两个县无人机送货批文,”大忽悠啊,别说是中国,就在美国,无人机飞行的问题都没有开放,更何况中国的天空目前可还是军管,当地政府没有任何权利给这样的批文;
无人机的安全问题,本身可靠性程度还远远低于大型飞机,不说什么空防安全问题,就是本身安全问题、失控后对地面的人财物的安全问题,就还没有太多的规范和管理。
如果无人机的载荷、升空高度与航程达到一定标准,那就是标准的通航产业范畴了,如果按照通航公司的营运规范的话,无人机正常营运的道路或许比目前的直升机、固定翼的通航飞机道路更加漫长。
美国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们的通航产业已经很发达了,空域也开放了80%以上,可以说私人飞机想飞就飞,然而,无人机还不行。
第二,无人机的运作成本问题被说成成本很低,远远低于使用地面配送员。这是讲故事的人在炒作无人机的“无人”的概念。
其实,无人机也是需要驾驶员的,这是行业要求,也是无人机飞行的要求,智能化到真的不需要人控制,还得等上很长的时间。
现在无人机驾驶证培训费一般在2万左右,远远高于汽车驾照培训。而且,无人机如果载重到30-50公斤,这种无人机的价格没有几十万元也拿不下来。
再次,如果要覆盖40万个村庄,无人机的数量至少也是需要一万以上的配置,那么无人机的购置费用需要至少几十个亿;所以至少配置一万个驾驶员的话,执照投入也得好几个亿。
最后,超过一万架无人机的营运成本其实投入会更加庞大,飞行、维修、运控、信息、航务等哪一个环节都需要十分专业的人才,一万架的无人机规模,营运成本如同一个小型的航空公司,一年成本个几十个亿也是容易核算的出来的。
第三,无人机目前的可靠性乐观的估计应该可以超过90%,对京东而言,就算是98%的可靠性吧,每天2%无人机突发事件,这个损失一年得多少钱呢?
第四,无人机的飞行,天气影响很大,大风、大雨、大雾、下雪、冰雹等天气就不好使啦,这些天京东你还得开门做生意吧,你的地面配送系统还得要保留吧,讲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网民们要彻底明白了吧。
无人机,目前的前景是很广阔,尤其是美国佬利用无人机找到了他的仇人拉登,更加神化了无人机的巨大潜力。你可知道,美国佬的这个无人机多少钱呢?
3亿美金!!!
20亿人民币!!!!!!
好吧,京东无人机的故事就揭秘到这里!
于心而言,倒不指望京东来感谢我,反而希望强哥、东东哥不要生气啦!
本文到这里其实是可以结束了,不过本人也是京东的客户之一,而且也十分佩服:因为京东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电商商品的山寨成分!
所以也希望京东可以继续强大,未来不要再是每年亏损几十亿,希望还可以在账面上有些收益才行吧,否则未来哪会有那么多的接盘侠呢?
京东其实有很多故事可以讲,下面也仅仅想针对无人机故事,给强哥一些建议,绝对是干货奉献!
第一,无人机送货战略可以应用,不过现在讲这个故事有些太早,策划一下可以,号称2016年无人机送货覆盖到40万个村庄,这个火车跑得太远;
第二,无人机策略应该不是面对广大村庄,而是根据你的客户居住集群的地方,就算是要面对广大农村市场,那也是县城到乡镇即可,采取点对点的运输方式,固定航线,乡镇到村庄还得采取地面配送的方式才是最现实的方式。
第三,不过对于京东而言,投入几十个亿铺设无人机送货的网络,如果不能够兼并天猫、淘宝等其他大型电商的物流配送,那只能是一个烧钱的玩法,需要集成竞合关系才行。
第四,其实最经济的方式还是与目前的物流巨头合作,比如顺丰,现在也在倒腾无人机概念,目前其强大的航空网络、汽车网络、配送职能系统等,京东自己还是专注做好自己的核心业务即可,电商跨界到物流配送行业,就算你是垄断电商,不过物流配送领域而言,电商业务虽然增长迅猛,不过在物流领域占比不大。
最后,物流行业是一个很传统的行业,汽车、火车、飞机、人力车、人这些组成了物流行业几个必须的环节,如何做到成本最低,不是炒作一个无人机概念就能够实现的,必须系统的思考问题;
而无人机送货的概念,忽悠不懂的业外人士可以,在中国5-10年之内,无人机在物流终端的送货成本,不可能超越传统的汽车、人力车模式。
别说这个模式要来跨界物流行业,就是面对传统的通航产业业务,比如喷洒农药、巡检高压电线等业务想要无人机来替代传统的、昂贵的直升机,都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虽然这次对无人机物流行业的应用暂时泼了冷水,不过本人对于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看好!
因为无人机业务的发展特征,容易把握航空交通属性和大众消费属性,比如无人机目前如此火爆原因之一,就是无人机的航拍业务从原来的专业化变成了大众化,很多普通航空爱好者、摄影爱好者都可以参与其中。
我们一起期待未来那美好的天空梦想,想飞就飞!
了解更多通航资源,尽在通航资源网(www.GARNOC.com)
( )
更多文章和观点请访问五星上将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