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国航股份湖北分公司实现2014年飞行安全年 摄影:尹洁
民航资源网2015年1月6日消息:2014年12月31日23:58,伴随深圳至武汉CA8234航班在武汉机场平稳着陆,国航湖北分公司圆满完成了2014年全年航班任务,顺利实现了2014年飞行安全年。机坪上,在寒风中等候多时的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主要生产部门、管理支持部门及现场值班干部代表,对夜航归来的机组和武汉维修基地、国货航武汉运营基地、生产指挥中心、地面服务部、综合保障部等现场保障单位一线员工一年来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并致以节日的问候。
2014年,分公司以国航战略为指引,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狠抓安全管理体系完善与安全责任落实,加强安全过程管理和队伍作风建设,传播和构建安全组织文化,确保了航班生产安全有序进行。全年分公司机组共安全飞行18798.87小时(9673个起落架次),滚动完成全年指标106.2%,未发生分公司责任原因的一般差错及以上不安全事件,安全指标达到T3考核值,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分公司前三季度服务质量综合评价得分均超过T3;分公司首班正常性88.6%、关舱门正常率97.5%,均达到T2考核值;内部原因延误率5.6%,达到T3考核值。
开展安全教育,筑牢安全思想防线。分公司将安全作为航班生产工作的重中之中,进行层层传导,形成干部抓安全、员工促安全的良好氛围。航空安全管理部收集汇总了近几年发生的49起覆盖飞行运行、机务维修、地面保障、客舱安全、机坪安全以及危险品等专业类别的典型案例,编写成《典型安全事件案例集》,组织各单位进行认真学习;按照公司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要求,对《航空安全教育和培训管理流程SMS-022》进行了修订,制定了航空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更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开设安全大讲堂,分公司领导、航空安全管理部、各部门工作人员走上讲台,分享航空安全管理经验、剖析典型不安全事件案例经验教训,分公司通过举办航空安全年度研讨会、空地协调会,采取多种员工喜闻乐见的创新型教育方式,不断强化全员“持续安全”理念、安全红线意识。飞行部还持续开展飞行队伍作风建设,进一步增强全体飞行员遵章守纪意识。
管控安全风险,提升事前预警能力。分公司深入开展SMS系统应用,发挥安全信息在风险管控中的作用,采用系统化思维方式,按照天气、运行环境、人为、机械、代理人等方面,对飞行安全信息进行系统化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的趋势,通过飞行准备网、短信信息平台、微信平台等进行针对性提示,引导各单位结合阶段工作特点,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分公司根据季节性特点和行业内情况,结合分公司特点制作防雷电击、跑道外接地、地面刮碰、冲/偏出跑道等风险管理专辑共计19期,发布风险评估报告18份。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工作,突出预防性管理,全年共计排查治理各类隐患95条,除长期监控风险项目外,关闭率达到93%。注重飞行品质监控、注重安全数据运用,持续发挥飞行、飞管、航安“联动效应”,每季度召开QAR研讨会、风险管理季度讲评会,研究数据背后反映出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将“可控飞行撞地”、“冲偏出跑道”、“重着陆、跳着陆”等6项关键风险,作为了分公司级的常态化风险项目进行监控。对于严重超限、轻度超限的机组,分公司采取集体约谈方式进行分析提醒,对机长个人进行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帮助。
加强过程管理,推进安全工作落实。分公司以管理创新驱动安全品质提升,实施《湖北分公司安全管理过程考核实施方案》,加强对各单位安全管理的过程辅导检查与帮助,推安全管理从“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在考核指标设计上,既有安全信息报告情况、安全教育培训开展情况、风险管理推进情况、重点工作组织领导作用发挥、专项安全工作完成情况、航安系统任务完成情况、安全检查开展及问题整改等7个共性指标,同时根据各单位具体工作实际,设置了7个个性指标,确保了考核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考核过程中,注重安全检查,全年围绕春运、换季、夏季运行安全防范、新航线开航、防止航空器刮碰、安全生产月、“六打六治”等重要时段、重要风险点、专项工作要求,组织安全检查80余次,并对检查发现的46条主要问题进行了跟踪整改和验证检查,做到防止问题反复,务求取得实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定季度安全流动红旗、评价各单位年终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过程管理的推行,激发了各安全管理责任主体的工作活力,确保了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细化与落地,进而确保了分公司全年安全生产品质的持续提升。
(供稿: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