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到民航资源网

第六届中国商用飞机论坛2014圆满结束

 2014-11-24 17:03:55 来源:民航资源网  [投稿排行榜]

      民航资源网2014年11月24日消息:第六届中国商用飞机论坛2014于11月20日在上海召开。大会得到了上海市航空学会的大力支持,由决策者会议主办、高登商业协办。此次大会充分讨论我国和世界上主要飞机项目的进展情况、MRO、发动机技术、航材、航电系统、适航认证、融资租赁等话题。大会促进了参会者与嘉宾之间以及他们各自的潜在合作机会。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民机工程部部长庞真介绍了中航工业新型涡桨支线飞机项目并重点提到了MA700的最新动态。庞真指出中国市场的涡桨支线飞机从2012年的267架增加到2014年的402架,并且据预测,全国民用机场将从2013年的193个增加到2020年的244个。由此可以看出,MA700的市场前景极其大。庞真还提到,会通过努力将MA700系列销往非洲,拉美国家甚至进军欧美。当然,这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庞真信心十足地说,决心做世界最好的涡桨支线飞机!目前,MA700已经进入JDP阶段并预计2019年完成CAAC适航认证。

      中国民用航空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副主任、C919型飞机适航审查组组长欧阳旭坡就适航的技术与工程问题展开了别开生面的演讲。指出适航系统不应该仅仅是为了达到适航认证标准,其目标更应该高于适航标准,要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

      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国际市场与销售部总监Peter KAMENZ对中国航空飞机维保服务机构经营及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其中,Peter提到,MRO的利润率不算高,一般是7%,在按小时计,包工的维修中是13%。Peter KAMENZ说,空客A380波音787在中国服役会更多的需要MRO。此外,Peter KAMENZ还提到了GAMECO要扩张第三个机库以及提升技术管理。

      (原)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所长王国庆从技术层面阐述了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架构的研究。并表示整个航电系统的体系非常重要。我国的航电系统各方面与国外差距都比较大,通过国际间的合作,可以把水平拉上来。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科技委主任益小苏在航空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化和结构功能一体化技术的话题上分享了三个经验:第一,以成熟的技术为基础来嫁接创新性高技术。第二,为创新高技术的嫁接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基础,使嫁接成果快速转化。第三,通过国际合作与科技竞争,推动实现商业化成功。

      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定金介绍了干喷湿纺炭纤维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碳纤维在未来5-10年会有很大发展。对于中国的碳纤维市场,张定金还表示,碳纤维真正运用到飞机上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验证,中国的碳纤维产量很小,虽然挑战大,但还是有机会进入航空领域。此外,张定金还强调,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完成T800S的研究,预计于明年2月份完成装备并承诺最晚在明年8月份提供500公斤用于航空领域。谈到国内外碳纤维差距时,张定金说,无论是在应用情况,材料技术、制造、检测和能力等方面都还有要努力的过程。

      图:中国航空工业的最新发展趋势讨论嘉宾(从左到右):郭宇峰,中国航空事业部董事经理。闵界栋,董事长,中国国际航空租赁服务有限公司。庞真,民机工程部部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Jennifer WANG,高级总监,波音资本公司。

      对于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趋势的小组讨论中,庞真提到目前国家政策积极鼓励发展本国的航空事业并且有很大进展,如C919等。此外,航空租赁是中国航空的最新发展趋势之一。闵界栋指出,民航2300架飞机,90%以上是来自四大航的,小的航空公司和民营公司只占10%。波音资本公司高级总监Jennifer WANG指出,目前中国飞机租赁市场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其实资本市场可以是一个非常大的资金来源。

      中航商发设计研发中心材料工艺部部长石随林讲述了中航商发的研发之路。石随林说,公司的使命是引领中国的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的发展,希望未来成为像GE,罗罗一样的世界上一流的OEM。石随林还强调公司是中航工业集团唯一一个海外创新创业基地。对于提到目前中国发动机技术与国外一流发动机的技术还有很大差距时,石随林表示,其中数据是中国发动机技术的一个很大挑战,需要靠积累,所以研发之路会很漫长,但也会一点一滴积累,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不能急躁。

      图:在加强国际合作化的同时,如何构建以国内发动机企业牵头、既满足适航认证要求又符合企业特点的普适性质量管理体系讨论嘉宾(从左到右):石随林,部长,中航商发设计研发中心材料工艺部。王安正,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新动力装置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中国民用航空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Hooman REZAEI,主席,国际飞机发动机协会。

      在加强国际合作化的同时,如何构建以国内发动机企业牵头、既满足适航认证要求又符合企业特点的普适性质量管理体系讨论中,中国民用航空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动力装置室副主任李新指出,ARJ21预计在年底拿到CAAC适航证。李新还表示,中国飞机的发动机目前都是使用国际的,比如C919和ARJ21。在之前进行的项目中发现国内发动机在验证上遇到了一些难处,现在已经解决。李新还强调,发动机在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全方面考虑到适航验证这个问题。关于提到中国发动机软板的问题,石随林指出,中国的发动机硬件是很先进的,但是加工出来的零件却没有达到该有的水平。在软件方面,应该还要加强规范条例。Hooman REZAEI表示,中国有优秀的技术工程人员,有财力,如果在制造和运营发动机方面进行规范,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图:如何抓紧中国飞机维修与工程产业发展的机遇讨论嘉宾(从左到右):董苏光,会长,中国民航航空维修协会。侯晓凡,中国区域总经理,联合技术航空航天系统公司。PeterSIAW,集团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Aeroturbine AsiaPteLtd。David GREEN,首席执行官,太平洋航空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廖灵洪,生产运营部部长,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Peter KAMENZ,国际营销总监,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

      关于MRO,小组嘉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运营部部长廖灵洪表示,航空市场的快速增长,对MRO提供了很大的市场。廖灵洪指出,航空公司的利润只有1%,所以这对于MRO的要求就更加高了。联合技术航空航天系统公司中国区域总经理侯晓凡指出,在发动机的MRO方面,目前有很多国际维修公司进到中国,其中很大一个因素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相对便宜。目前中国对于发动机的修理还仅限于拆、卸等一些最基本的技术,零部件修理还有待大幅度提升。Aeroturbine Asia PteLtd集团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Peter SIAW表示,在MRO中,经常会使用新的部件,旧的部件怎么去利用是值得去规划的。中国民航航空维修协会会长董苏光在讨论中也指出,中国的MRO技术和国外比起来还有很大差距,虽然现在不能解决,但这个问题是业界人士都应该去思考的。对于机舱设计的方面,嘉宾们都提到,随着人们对于舒适度等各方面的要求,比如座椅平躺,还有WIFI,机舱设计也变成MRO里一个创新的概念。

      图:我国航空复合材料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讨论嘉宾(从左往右):陈挺,结构强度室高工,C919飞机工程审查代表,中国民用航空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

      随后的我国航空复合材料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讨论中,赫氏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主管吴一波表示,复合材料在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将来飞机对于复合材料的需求会增加。吴一波还强调,虽然中国的航空复合材料离世界高水平还有很大距离,但绝不是一穷二白,还是有达到一定水平的。对于挑战,陈挺表示,中国在复合材料的工艺成熟度评估上存在困难,这不是没有技术,而是缺少积累和沉淀。张定金说,航空领域是一个高端工业的集成,中国在复合材料的体系上还需要一段时间区完善。此外,益小苏表示,复合材料的修复技术对于中国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了解更多信息:第六届中国商用飞机论坛2014实录

    1荐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