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资源网2014年7月17日消息:在地方政府和民营资本再次迎来参与航空客运市场竞争的机会、“本土航空”潮再起的当下,冀中能源却将投资了近4年的河北航空转手出售。7月16日,河北航空股权转让协议正式签署,厦航将控股河北航空99.23%,剩余股份由原小股东沈阳中瑞公司持有。冀中能源为何“玩不转”航空?厦航接手后河北航空又将何去何从?
冀中能源的退出说明几个方面问题:一、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民航业的行业壁垒还比较高,不仅仅表现在技术、审批方面,经营、保障、规划等方面都有体现。如果自身无法保证合理回报,持续经营将难以为继,未来地方政府千万不能再拉郎配。
二、对于航空企业来说,在地方政府日益高涨的航空公司筹建潮中,现有航空企业具有先天合作优势,但也须把握机遇与风险之间关系。
三、河北航空只是一个缩影,可以肯定的是,在航空公司数量激增的几年后,民航业必然会经过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对于新成立的航空企业来说,如何生存下来才是当务之急
民航资源网专栏作者綦琦:
厦航收购河北航空会影响其短期收益能力,但从战略意义上,厦航可以借此进入北方市场,获得河北航空相对不错的航线网络资源。值得观察的是:厦航收购河北航空后是否会引入差异化运营模式,是否有意让河北航空迁出河北或者转为低成本模式运营。
民航业内人士苏震:
与连续27年盈利的厦门航空相比,冀中能源这个煤老板的确不够专业。3年的连续亏损似已成为冀中能源板块中的包袱。但作为河北省属龙头企业冀中能源集团在全省经济发展中获利却是最大的,而民航正是贡献这一发展的源泉之一。民航业作为基础公共交通业的一种,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带来经济效益已经有所体现,冀中能源也是获利人之一。民航提振经济,经济反哺民航,这是一种隐形的良性循环。从一个公司角度看并不划算,数字报表并不好看,但这条鲶鱼确实搅动了河北航空市场的活力。服务全省的河北航空、外来驻场航企中联航、低成本的春秋航空,三者的有机互动和补充,目前看仍可作为河北民航业的支柱。
如今河北航空易手,从公司角度看无疑是理智的资本运作。近年河北民航业的发展有目共睹,河北航空公司的发展任务在很多人眼里看来似乎已经完成,未来部分承担发展任务的河北航空必然会更加趋利,厦航收购后以河北航空为平台把势力插手到首都第二机场,必然有运力抽调,厦航手里的河北航空还能不能冠以“河北”之名?我们拭目以待。
民航资源网网友“tt888888”:
记得河北航刚成立的时候,到那里去交流,与一位工作人员谈到入股厦航15%,我说这个绝对是好事!起码冀中能源出现问题时,可以平稳过渡到厦航,全班人马到时候转移到厦航也算是有个保障,冀中能源这个事干得比与川航拿飞行员还要同时拿下5架145的累赘好得多。没想到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十年没到,煤炭行业的问题逼得母公司要放弃河北航。
川航本想控制河北航,在华北弄个基地。河北航从零开始,到甩开川航到逐步单干到挂钩厦航,路子算不上走错。
厦航几个月前就已开始进入经营管理,可能还会直接调配飞机到河北航,这要看厦航对华北以及温州市场的细分了。首都机场拿航线太困难,可能还会做类似sjw高铁联运的事,也不排除当成试金石,变河北航为廉航,在sjw与春秋、中联航直接对碰。从河北航网站一个多月前就挂出乌鲁木齐和沈阳航点但却没有开航上,可以看出,另一架厦航涂装的737可能会在暑期结束后调至石家庄或温州。
河北航在大约两年前开辟温州基地两架飞机过夜,对厦航开发分公司来讲也是好事。
忘了一句,当初交流时,一再问工作人员,河北航的营业执照要尽快扩展内容至港澳台乃至国际航线经营权。一直未见进展。可能厦航会在这个问题上有所注意并向民航局申请更新经营范围。
其实,石家庄或省内其它机场挂接厦门航点至台湾或东南亚是个不错的航线,就如同,厦航开航天津=福州/厦门=吉隆坡/新加坡那样,客源还是不错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