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资源网2014年5月8日消息:4月29日16时45分,九寨突然下雪了……
能见度10公里……2000米——10分钟内,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Sichuan Airlines Co., Ltd.,简称“川航”)运控中心签派员在成都,借由刚启用的公司安装在九寨沟黄龙机场(简称“九黄机场”)的高清视频系统,“看到”风云变幻,立刻建议3U8605航班返航。
17时过,就在飞机返航过程中,能见度开始好转,签派员与机组决定在空中等待20分钟。
17时30分,飞机安全在九黄机场落地。
“土”办法:蹲点加拍照
去过九黄机场的人都非常形象地说:九黄机场的天气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一天中可能同时经历低云、降雪、雷暴、大风等四季的天气,神奇地考验着运行保障、签派放行和飞行安全。
于是,川航运控中心利用在九寨机场驻站的时间,总结出一个共有的规律:只要能看到机场北面的小山坡(高度刚好130米),飞机使用20号跑道就肯定满足标准。驻站签派员用相机拍照,再实时将图片传输至签派放行席位,即可为放行提供参考。
随着RNP AR技术的推进,九黄机场由传统的盲降程序转换到强制实施RNP AR程序。后者运行标准较盲降标准高,如何准确把握机场天气标准,合理控制航班放行时机,又对签派放行提出新的挑战。
新技术:“鹰眼”看九黄
2013年,民航二所推出了高清视频拼接系统科研项目,川航运控中心在与其交流的过程中,大胆提出在九黄机场五边安装视频系统,通过专网连接到总签放行席位,以实时掌控机场天气。
系统采用130万像素的云台控制球型摄像机,镜头可进行18倍光学变焦和12倍数字变焦,实现360°全方位、多角度重点监控九黄机场五边及跑道天气情况;支持在线回放和下载本地功能,可以同时回放多个录像文件;可以选择通用播放软件回放录像,支持快放、慢放、拖拽等功能。
为实现这一目标,民航二所的科研专家、川航九指中心工作人员多次前往九黄机场实地考察、现场选址,信息服务部专门为视频传输架设了2M带宽的专网。
在九黄机场的支持下,2014年4月,川航视频系统安装调试成功,成都放行席位和运行席位安装了监视终端,实现人工远程控制。
4月20日,系统启用,川航在九黄机场架起“鹰眼”。
远程监控:航班实时调整
4、5月的九黄机场还包裹在低云、白雪中,低云、低能见度影响着航班的正常运行。
4月26日,川航3U8607成都-九寨航班计划10时35分起飞。9时整,九黄机场实况显示能见度大于10公里,机场出现阵雪,预报能见度和云高均在最低运行标准之上,航班正常准备。
此时,放行签派员通过机场的视频系统查看五边天气,清楚地看到低云正在覆盖五边,降雪导致能见度逐渐变差。
放行签派员立即与九黄机场气象确认,果断控制航班,并与机组决定推迟上客时间。
10时、11时,九黄机场能见度只有1500米,不够落地标准,视频系统显示能见度较差,低云完全遮住了五边。
从11时30分开始,签派员通过视频系统观察,发现机场能见度开始转好,五边低云缓慢抬升。在与九黄机场气象沟通后,与机长决定进场并上客等待。
11时40分,视频显示九寨机场能见度已经转好,在与九黄机场预报再次确认后,签派与机组决定放行航班,3U8607航班第一个从成都起飞,最终安全在九黄机场落地。
视频系统为放行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决策提前量的把握弥补了过去等待机场实况报文的被动,视频系统的成功应用,好比川航总签架在九黄机场的眼睛,为低云范围判断、雷雨位置掌控、飞行动态跟踪提供了有力支持,将进一步提升川航在九黄机场的安全运行品质。
(供稿: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