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资源网2013年6月4日消息:5月31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Sichuan Airlines Co., Ltd.,简称“川航”)3U8696拉萨至成都航班,飞机起飞后约40分钟,一位坐在21排F座、怀抱婴儿的旅客向乘务员寻求帮助。乘务员周云峰赶到后,旅客提出要使用机上的供养设备。周云峰观察到,旅客怀中的婴儿面色发紫,额头发乌,呼吸微弱,情况危及。见状,周云峰立即向乘务长李俊丽报告,同时取下就近的氧气面罩为婴儿供氧。李俊丽赶到后了解情况,得知与此婴儿同行的两位男性旅客是拉萨福利院的医生,而这个婴儿则是他们在当地发现的一个弃婴!
旅客让出座位 婴儿救治转至头等舱
虽已开始供氧,但婴儿的情况却不容乐观。眼看氧气袋的变化越来越小,怀抱婴儿的医生决定对婴儿采取急救措施,进行心肺复苏。乘务长李俊丽将情况报告给当班机长邱爱珉,邱爱珉随即通过空中无线电与成都机场通话,请求安排医护人员在飞机抵达后迅速支援。
普通舱过道狭窄,不便于施救。为防止好奇旅客围观,乘务组及时向旅客做好解释工作,赢得了其他旅客的理解和配合。由于婴儿所在舱位为飞机中部,为开舱门后第一时间救治运送婴儿带来不便。飞机下降前10分钟,乘务组征得位于1排A座VIP旅客的同意后,将该旅客座位调整至1排C座,同时将婴儿抬至1排宽敞处接受救治。飞行全程,乘务组组员轮流看护婴儿,并全力配合医护人员施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航班上的全体旅客、机组成员也都心系着这个生命垂危的小生命。
廊桥口施救 乘务长打开舱门口照明
经过短暂却漫长的1小时45分钟后,飞机平安落地。待飞机滑至指定机位,舱门开启,地面医护人员带着专业设备迅速进入客舱施救。查看婴儿状况并与现场人员沟通之后,医护人员决定在廊桥口展开抢救。
由于旅客下机导致廊桥晃动,加上婴儿的血管太细,无法扎针输液,乘务长李俊丽果断决定停止下客,让旅客回到座位上等待,以配合地面医护人员的救治工作,同时打开舱门欢迎灯,给廊桥口增加照明。
针终于扎进去了!但是没有血液回流,心电仪器也已到位,但打出来的心电图却是一条长长的直线,没有一点波动!几乎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又不愿接受眼前的事实。现场一片沉寂。
心跳停止仍不放弃 小婴儿起死回生
沉寂之时,医护人员并未放弃,依然执着地救治。现场所有人都在默默祈祷,没有一名旅客闹着要下飞机。此时已经不再需要再重新扎针了,乘务组与地服人员在廊桥口组织旅客有序下机,大家都轻轻地一个接一个地迅速下机,没有人员围观、逗留,几乎所有的旅客都拎着箱子悄悄地从医护人员身边经过,好像害怕自己的一个不小心影响了救援工作,大家的眼神中满是关爱和期望。
也许是所有人的努力感动了上天,在一针肾上腺素用过之后,在心电图上终于出现了波纹!现场所有人屏住呼吸,30秒……60秒……3分钟过后,医生宣布抢救成功!婴儿随即被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
(供稿: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