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民航资源网>>民航专业文章

大话航空强国梦(十四):长风万里送飞雁

来源:民航资源网 作者: 吴涛 2012-03-29 14:30:47

专业分类其他

  

  引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扭转了中国近代以来不断出现的分裂趋势,基本实现了国家的统一。随着共和国的建立,中国的民航事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与全国经济社会的各项事业一样,民航也需经历风雨方能见到美丽的彩虹。

  1、发展伊始

  1950年7月,中国民航开辟了以北京为中心,经过东北和西北分别到达苏联赤塔、伊尔库次克和阿拉木图的三条国际航线。1950年8月开辟了天津——北京——汉口——重庆和天津——北京——汉口——广州两条国内航线,随后又开辟了重庆到成都、贵阳、昆明等地的航线。

  1952年,政务院对民航进行了一次整编,民航局改归空军建制,直辖于空军司令部。民航局的行政管理与业务经营机构分开,成立中国人民航空公司。由于抗美援朝等特定历史条件,中国人民航空公司的企业化尝试没能取得更大的成果,并于1953年6月再次合并入民航局,恢复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图1:1952年中国民航的航线图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民航事业获得较快发展,1957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比“一五”之初增长了2.5倍;在此期间,民航部门先后从苏联购买各型飞机九十多架,改造了天津、武汉等机场,新建的北京首都机场也于1958年3月正式启用。

  1957年,周恩来总理在民航局《关于中缅通航一周年的总结报告》上作出批示:“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至今这一批示仍是民航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图2:周恩来总理关于民航工作的重要批示

 

  2、遭遇挫折

  1958年2月到1963年4月,民航部门几次改变隶属关系和组织管理机构,从民用航空局划归交通部,从交通部民航总局改为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同时除财务以外,其业务、党政、干部等均由空军全权管理。

  “大跃进”时期,民航部门提出过一些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口号,在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目标基本难以完成。在此期间,民航部门也出现过用飞机运送大型炼钢设备和农作物秧苗的现象。

  1960年后,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时期,民航部门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走上了正轨,到1965年底,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航班密度有所提高。

  1969年,民航部门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成为空军的组成部分,使民航组织结构受到一定影响。民航干部队伍和技术人员受到较大冲击,同时运输生产数据明显下降,1970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仅为0.48亿吨公里。

  在这段时期,还发生了一次著名的空难事件。1968年12月5日凌晨,冬日的北京城刚刚出现破晓的晨光,约6时许,首都机场附近传来巨大的轰隆声,一架民航飞机在即将着陆时突然失事,一头扎在了机场附近的玉米地里。在凌乱的现场,有两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遗体,当救援人员费尽全力把他们分开时,才发现两具遗体的胸部之间,一份绝密级的热核导弹试验文件被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这两位罹难者,就是中科院力学所副所长——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斯人已逝、长歌当哭,郭先生为长夜中的家国民族举擎着希望的灯火。

  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1月,国际民航组织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为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1974年,中国政府决定承认1944年的《国际民航公约》,并加入相关协定书,至此恢复了在国际民航组织中的正常活动。

  1974年,中国民航从东西两个方向试航纽约成功,随后连续开辟了北京——莫斯科、北京——上海——大阪——东京等4条国际航线。到1976年,中国民航已经拥有了近130条国际国内航线,同时开始购买美国、英国的大型喷气客机;在机场建设方面,进行了北京首都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等建设项目。

 

  图3:中国民航使用过的伊尔18飞机

 

  3、新的起点

  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伴随着政治局势的趋稳和全球贸易的迅猛发展,世界民用航空业步入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民航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这段宝贵的发展时光,它所等待的是一个浴火涅槃般新生的春天。

  1980年2月,邓小平同志作出“民航一定要走企业化道路”的重要指示。同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中国民航脱离解放军空军建制,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

  1987年开始,中国民航实施了以政企分开,管理局、航空公司、机场分设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改革。1987年至1992年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沈阳设立六个民航地区管理局,在各省(区、市)建立省(区、市)局,绝大部分省(区、市)局与机场合一,实行企业化运营。

  图4:中国民航的徽标

 

  1987年至1992年,将原来六个地区管理局的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业务、资产和人员分离出来,组建了中国南方、东方、国际、北方、西南和西北六大骨干航空公司。1990年至1994年,按照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原则,对原设有飞机基地的部分民航省(区、市)局进行改革,以此为基础组建航空公司的分(子)公司。各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

  在原地区管理局所在地成立了北京首都、上海虹桥、广州白云、成都双流、西安咸阳和沈阳桃仙机场。原设有飞机基地的民航省(区、市)局在航空公司分(子)公司成立后,与航空公司各自独立存在,其主要任务为机场管理。

  改革空中交通管理体制。将空中交通管理业务(包括航行管制、航行情报、通信导航、气象保证等)相对分立出来,组建相对独立的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

  中国民航在2002-2004年进行了以“航空运输企业联合重组、机场属地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第三阶段改革。原民航总局直属的9家航空公司进行联合重组,成立了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交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管理。

 

  图5:旅客在机场下飞机

 

  除首都机场和西藏区内机场外,原民航总局直属的机场全部移交地方政府管理。民航行业管理部门进行了机构和职能的调整,撤销民航省(区、市)局,将三级行政管理,改为“民航总局-地区管理局-民航省(区、市)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的两级行政管理。

  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的市场化改革,为中国民航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特别是航空运输企业和民用机场的公司化改制之后,中国民用航空业的面貌发生了崭新的变化。

  1950年,共和国民航初始的时候,仅有30架小型飞机,总座位数630个;1980年以后,中国民航先后购入了波音747SP、波音757、波音767、A310、图154等大型先进客机,同时淘汰了数十架伊尔14等旧型飞机;截止2010年底,中国民航业机队规模达到了2600多架(含通用航空飞机),且91%以上为100客座以上级飞机。

  1950年,民航国内航线仅通航8个城市,1980年达到78个城市。2010年,国内航线已通航172个城市的175个机场。

  1950年,中国有民用运输机场36个;1978年,民用运输机场有70个;2010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到175个(不含港、澳、台地区)。

  1975年,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排在全世界的第40位,1980年为第33位,1990年为第16位,2000年为第9位,2005年跃升到第2位;2010年,中国民航的三大运输指标分别达到538亿吨公里、2.68亿人次和563万吨,运输总周转量已是60年前的1.5万倍、30年前的125倍。

 

  图6:过站航班停靠在机位

 

  很长时间里,民航很难说是为普通民众服务的运输方式。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机票还是处于“一票难求”的状态,购票人需要出具工作证和县处级以上单位开具的介绍信。直到90年代中期以后,购票的身份限制完全取消,航空公司对于票价也有了自主决定能力,也因此使民用航空成为了适合普通人的交通运输方式。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每一名职业人都希望自己生逢其时、业峻鸿绩。今时今日,中国民航从业者在谈及国外先进航空公司时,言语神情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盲目崇拜,而更像是谈论成绩优秀的学长。这种胸怀与自信,正是源于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中国民航事业的不断进步。

 

  敬请关注本系列最后一集《各领风骚数百年》

 

  相关阅读:

  大话航空强国梦(一):沉舟侧畔千帆过

  大话航空强国梦(二):东边日头西边雨

  大话航空强国梦(三):一蓑风雨任平生

  大话航空强国梦(四):一寸蓝天一寸血

  大话航空强国梦(五):黄沙百战穿金甲

  大话航空强国梦(六):男儿何不带吴钩

  大话航空强国梦(七):往事如梦隔云端

  大话航空强国梦(八):半江瑟瑟半江红

  大话航空强国梦(九):但使龙城飞将在

  大话航空强国梦(十):云想衣裳花想容

  大话航空强国梦(十一):秦时明月汉时关

  大话航空强国梦(十二):世上安得两全法

  大话航空强国梦(十三):万紫千红总是春

2荐闻榜

延伸阅读:大话航空强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