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资源网2011年4月1日消息:2011年是继青岛流亭国际机场(简称“青岛机场”)发展喜结硕果,一举迈入全国大型机场行列后又一蓄势待发的启始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全面启动的重要开局之年。新五年计划中,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民航局”)已明确将青岛机场定位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和面向日韩门户机场”,站在更高起点,面对全新的发展方向,青岛机场把握定位,抢抓机遇,始终将航线航班建设与发展定位相融合,着力打造区域枢纽优势、突出门户主导地位。经过一系列契合发展定位的举措,2011年夏秋季航班换季过后,青岛机场每周进出港航班总量已达2252架次,同比2010年夏秋季完成增长11%,较冬春季平均每日增加进出港航班11个架次,航线航班业务板块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图2:繁忙的停机坪。
提升区域集散能力
青岛机场在架构航线航班网络过程当中下大力气打造与北京、上海等大型枢纽机场的衔接力度,依托区域航空市场资源,以自身为支撑,通过走廊化“空中快线”模式对大型枢纽机场进行衔接和补充,形成彼此资源的有效对接和利用,增强青岛机场通达能力,参与更为广泛的航线运营。目前,“青京快线”每周出港99班,全天平均起降频率每小时1架次;“青沪快线”每周出港航班数量达到180班,较去年同期增加31班,每日穿梭往返数量超过50架次,切实提升了青岛机场作为区域性航空枢纽的集散效应。
图3:飞机降落。
优化中枢航线结构
青岛机场充分利用旺季期间本市及周边地区航空客源市场繁荣,航运需求大幅提升的有利契机,以构建区域性航空枢纽、发挥日韩门户作用为引导,提前谋划航线布局,积极创造营销环境,在市场调研分析、信息资源共享和航线航班推介的基础上,深入了解航空公司市场需求,为航空公司运力安排及调整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有效影响其市场开发策略向本地市场转移,通过加密和新增航线等方式,对现有网络布局实施补充和完善,实现青岛机场航线网络结构最优化。2011年夏秋航班换季后,以广州、杭州、上海、大连、沈阳、长春等6个南北航点为代表的每周各自平均出港航班数量较2010年夏秋季增加约12班,南北地区航线衔接性有效增强;重庆、成都、长沙、武汉、西安等西部重点城市每周航班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10班、3班、4班、14班和5班,西部辐射能力大幅提升;韩国及日本客货航线每周出港总量分别达到80班、32班,每天运营超过10班和4班。中华航空、立荣航空分别新增台北和高雄航线,每周2班和1班,台湾地区航线持续升温,青岛机场沟通南北、辐射东西、连接日韩的航线网络布局日趋完善。
图4:候机楼路侧。
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航班时刻是枢纽机场的重要运营资源,没有合理有效的航班时刻,枢纽机场就无法达到最佳效果。针对青岛机场容量受限、时刻紧张与航线航班增长需求日益矛盾的现状,为有效实现重要航线优先保障、黄金时刻最大利用,青岛机场冷静分析当前航班运营特点和客货发展趋势,从基础工作入手,对本场航班执行率情况进行系统清查,就虚占时刻现象与航空公司进行确认和沟通,确保当前所有已占时刻得以有效利用。通过认真梳理时刻资源分布,青岛机场对全天航班运营高峰低谷进行全面了解,结合各时段航班及客源流向比重,依据长短程商务、休闲等不同旅客出行需求,对全天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等四个不同时段的航班衔接进行模拟安排,为航空公司高效合理进行运力投放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青岛机场还加强对民航主管部门的联系密度,积极汇报沟通航线航班开发动态,在政策上争取有利支持。此外,青岛机场积极拓宽思路,运用市场手段,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激发航空公司运营积极性,鼓励并引导航空公司在航班低谷时段增添运力,或在高峰时段变更大机型、提高旅客上座率,最大限度对机场航班起降高峰低谷时段加以利用。2010年夏秋换季,山东航空用2架波音738机型取代了原有的2架CRJ200型飞机,旅客载运能力增长300%;大韩航空有限公司(Korean Air Lines Co. Ltd)也将波音733变更为空中客车A330-200机型,旅客座位数增长56%,运输能效大幅提升。目前,青岛机场航班已实现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运营,除每天客运繁忙时段外,在凌晨0点至6点各时段均有货运航班执行进出港任务,在切实延长青岛机场航班有效运营时间同时,实现了客货生产的齐头发展,为进一步提升区域枢纽优势,扩大门户效应营造了良好的内部资源环境。
图5:宽敞的候机厅。
增强中转衔接能力
为在现有“沟通南北、连接东西、辐射日韩”的航线网络基础上,借助本场始发优势,依靠准点、高效的对接航班,进一步实现并扩大网络有效衔接与航班中转服务相辅佐、区域枢纽功能与日韩门户地位相匹配的复合效应,服务并推进青岛机场的发展定位,青岛机场结合现已出台的《青岛市政府关于扶持青岛市航空业发展意见》以及青岛机场相关鼓励优惠措施吸引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Shandong Airlines Co., Ltd.,简称“山航”)、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东航”)等基地航空公司以及在青运营稳定、航线网络成熟、连接南北及东西地区、具备航班中转衔接条件和优势的航空公司在青岛机场增设过夜飞机。2011年夏秋季航班换季后,山航在青岛机场过夜停场飞机总数达到17架,航班投放座位数较换季前增加近20%;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简称“南航”)过夜飞机增加1架,机场早晚间时刻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机场网络辐射范围和中转衔接能力有力提升。
图6:青岛机场货机坪。
根据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的指示精神,青岛机场未来规划将面向半岛城市群,为蓝色经济区服务。未来的青岛机场将定位于区域性门户枢纽机场,机场周边将建设空港城,主要发展临空经济,建设成现代物流中心、飞机维修中心、高端人才生活中心,视情发展国际航展中心,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成为发展蓝色高端经济的重要载体,努力建成山东半岛区域经济动力中心。
图7:青岛机场鸟瞰图。
图8:象鼻式桥拱。
图9:优雅的候机大厅。
图10:值机柜台。
( )